第434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轮胎爆破后,应( )。
第472题、装运易燃液体的罐车行驶时,导除静电装置应接地良好。 ( )
第199题、列入危险货物的氧化物(如三氧化硫)除气体外,大部分都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或酸或释放出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水。 ( )
第166题、黄磷(又称白磷)性质极活泼,暴露在空气中即被氧化,自燃点低,只需一、二分钟即自燃。所以,黄磷必须( ) ,若包装破损出现渗漏,导致黄磷露出液面,就会自燃。
第130题、道路运输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 ( )
第123题、严禁超范围运输危险货物,严禁超载、超限。 ( )
第458题、道路运输易于自燃物质时,要注意避免这类物品与空气接触。 ( )
第355题、车辆停靠货垛时,应听从作业区指挥人员的指挥,待装、待卸车辆与装卸货物的车辆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准堵塞安全通道。 ( )
第469题、道路运输大型气瓶行车途中,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防止气瓶因惯性作用而造成事故。 ( )
第421题、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 ) 扑救。
第277题、一种危险货物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危险性质的,包装上可以只有表明该货物主特性的主标志。 ( )
第406题、扑救( )危险货物火灾时,扑救人员应先关闭管道或容器阀门,阻止其继续外溢,扩大灾情。
第349题、大部分易燃易爆液体货物运输时会在罐内晃动、与罐体内壁接触面积增大,极易产生静电,应及时排除。因此,其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导除静电的橡胶拖地带。 ( )
第483题、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水进行扑救。 ( )
第64题、依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擅自改装已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证》的 ( ) ,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2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481题、遇水反应产生易燃或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可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 ( )
第463题、道路危险货物车辆夏季运输气体钢瓶时,当气瓶内的温度可能高于40℃时,应对瓶体实施遮阳、冷水喷淋、降温等措施。 ( )
第298题、装运高出栏板的货物,装车后,必须用绳索捆扎牢固,易滑动的包装件,需用两块苫布覆盖货物时,中间接缝处须有大于( )的重叠覆盖。
第179题、动物致死所需某毒性物质的摄入量(或浓度)越小,则表示该毒性物质的毒性( )。
第262题、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白色,图案:黑色)
第348题、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车辆,必须配备导除静电装置。 ( )
第251题、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 )类别。
第327题、装卸危险货物过程中,需要移动车辆,应先( ) ,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移动
第465题、道路运输爆炸品,车上严禁搭乘无关人员和危及安全的其他物资。 ( )
第352题、气瓶卸货时,不得溜放、摔惯。 ( )
第43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 )不需要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
第22题、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未取得危险货物运输( ) ,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企业,由交通部门依据职责对其进行处罚。
第119题、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道路运输方面的管理条例。( )
第163题、物质在发生自燃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自燃点。自燃点越低,其发生燃烧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
第98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是指使用专用车辆,通过道路运输危险货物的作业全过程。 ( )
第38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技术等级应符合行业标准( )规定的一级技术等级。
第25题、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 )的,由交通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247题、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第445题、危险货物铝镁粉着火时,应用( )灭火。
第48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 )。
第87题、道路运输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出具《危险货物鉴定表》 。 ( )
第160题、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被点燃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 )。
第370题、拖挂罐体车是将罐体永久固定在挂车上,与挂车不可分离,牵引车与挂车可分离。 ( )
第17题、国家实行( )登记制度,并提供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技术、信息支持。
第457题、在运输易燃液体过程中最主要的危险是易挥发的蒸气易与空气混合,引发燃烧和爆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