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题、苯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故 ( )用水扑救苯引起的火灾。
第116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运输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
第451题、乙炔气和氧气不能混装和混储。 ( )
第264题、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白色,图案;黑色)
第334题、装卸人员在装卸危险货物时,发现有包装破损的危,险货物,应( )。
第63题、依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不按照规定携带( )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20 元以上200 元以下的罚款。
第471题、道路运输易燃液体的驾驶人员不得随身携带火种,可穿着一般工作服和工作鞋。 ( )
第60题、道路运输毒性物质时,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
第438题、道路运输硝酸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第265题、气瓶应尽量采用直立运输,直立气瓶高出栏板部分不得大于气瓶高度的( )。
第164题、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在常温或高温下受潮或与水剧烈反应,且反应速度快;遇酸和氧化剂也能发生反应,而且比与水的反应更为剧烈,因此危险性也( )。
第173题、浓硫酸溶于水时,能释放出大量热量。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应该( )。
第54题、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第461题、道路运输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时,必须为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配备防毒面具。 ( )
第388题、不属于着火源的是( )。
第57题、办理道路危险货物托运时,承运人应注意危险货物品名、规格、件重、件数、起运日期,还要注意收、发货人详细地址和( )等。
第484题、装卸氧化剂过程中,若发生撒漏,应轻轻扫起撒漏物,重新包装,可以同车发运。 ( )
第470题、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发生燃烧爆炸,应注意安全作业。 ( )
第4题、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9 类当中的 ( )类。
第38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技术等级应符合行业标准( )规定的一级技术等级。
第1题、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 )起施行。
第211题、《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8类腐蚀性物质不分项。 ( )
第111题、根据所装运危险货物的特性,运输车辆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 )
第136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一次连续驾驶超过6小时,应休息20分钟以上。 ( )
第117题、从事爆炸品、剧毒性物质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要有公安部门的政审材料。 ( )
第55题、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第410题、硫磺在燃烧时产生( )和刺激性气体,扑救时必须注意带好防毒面具。
第250题、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 )来表示次要危险性类别。
第235题、铁皮箱一般用于盛装( )。
第114题、制订“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训练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的基本技能。 ( )
第348题、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车辆,必须配备导除静电装置。 ( )
第476题、易挥发出易燃、有害及刺激性气体的危险货物装卸作业现场,应保持良好通风,防止中毒和燃烧爆炸。 ( )
第494题、道路运输腐蚀性物质途中,应每隔一定时间停车检查车上货物情况,发现包装破漏要及时处理,防止酿成重大事故。 ( )
第205题、《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根据气体在运输中的主要危险性把第2类气体分为2.1项易燃气体、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2.3项毒性气体。 ( )
第302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要求,( )只能运输散装硫磺、萘饼、粗蒽、煤焦沥青等危险货物。
第289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要求道路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 ( )立方米。
第413题、从业人员装卸、运输毒性物质前后,禁止( )。
第181题、感染性物质(第6.2 项)是指( ) ,包括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生物体和其他媒体,如病毒蛋白等。
第79题、承运人在受理剧毒化学品运输业务后,要向承运人所在地公安部门申请准运证。 ( )
第219题、引起某爆炸品爆炸所需的起爆能量越小,该爆炸品的敏感度越高,危险性也越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