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题、汽车载客必须严格遵守额定的载质量,不得超员,避免超出轮胎的额定负荷。
第464题、下列使用从业资格证件的行为中,正确的是( )。
第535题、客运班车应在发车前多久进站等待发车?
第587题、驾驶客车因故障或事故需要在弯道、坡道停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第1052题、会使轮胎磨损加剧的情况有( )。
第417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注册登记后的营运载客汽车5年内每年检验( )。
第386题、客运驾驶员在运输中遇到道路交通拥堵,不能及时到达目的地时,应该( )。
第605题、驾驶客车遇到图中所示情景时,应该( )
第1051题、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因素有( )。
第336题、汽车车外后视镜和前下视镜应固定可靠,不得调节。
第398题、客运驾驶员具有麻痹心理时极容易( )。
第100题、客运班线经营期限届满后申请延续经营的优先许可条件之一是在客运班线经营中无情节恶劣的服务质量事件。
第774题、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优质服务的要求?
第303题、事故现场救护上臂出血的伤员时,可用柔软的垫子放在腋窝,上臂紧贴胸侧,用三角巾、绷带或腰带固定胸部。
第987题、行车中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处置原则是( )。
第129题、驾驶客运班车到站后,应与客运站值班人员履行行包交接手续。
第393题、下列哪项做法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
第604题、驾驶客车通过城乡结合部,遇行人、低速汽车占道行驶时,应该( )。
第73题、《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客运驾驶员进行道路运输时应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
第932题、驾驶客车会车时,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危险行为有( )。
第954题、驾驶客车驶入隧道时,存在的风险有( )。
第872题、道路旅客运输过程中禁止的行为包括( )。
第91题、如果客运驾驶员在本次诚信考核周期期满时有计分,根据《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办法》规定,该分值将转入下一个考核周期。
第821题、根据《道路运输条例》,客运经营者制订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1012题、发生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需要保护现场时,应该( )。
第537题、一般情况下,进站客运班车延迟应班超过多久视为脱班?
第723题、轮胎气压过低,会导致胎面接地面积( )。
第845题、根据《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驾驶客运班车时,不得有下列哪些行为?
第249题、夜间驾驶客车通过急转弯或陡坡路段时,要预见到前方看不到的路面可能存在危险,提前鸣喇叭,减速并做好制动准备。
第538题、进站客运班车因故不能发班时,应提前几天告知客运站经营者?
第886题、客运班车运行应遵守相关规定,做到( )。
第600题、在山区道路狭窄路段会车时,应该( )。
第1004题、驾驶客车发生火灾,组织旅客逃生时,应迅速打开( )。
第575题、行驶中需要提前识别危险源的目的是( )。
第985题、夜间驾驶客车行驶时,应该( )。
第102题、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指定车辆维护企业。
第392题、下列哪项做法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
第830题、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的目的有( )。
第887题、从事班车客运应遵守哪些规定?
第412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 )。
第92题、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从初次领取从业资格证件之日起计算,周期为24个月。
第297题、事故现场发现伤员失血时,可通过外部压力止血,然后系上绷带。
第35题、运输过程中负重心理是必要的,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
第254题、驾驶客车遇到险情时要沉着、冷静、镇定,保持良好心态。
第724题、轮胎气压处于哪种情形下时,轮胎使用寿命更长?
第46题、《安全生产法》规定,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可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
第81题、根据《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件仅在本省内有效。
第952题、驾驶客车需要下穿立交桥桥涵时,应该( )。
第599题、在山区道路行驶,有关减速降挡的操作,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598题、驾驶客车下长坡,发现制动器效能减弱时,应该( )。
第838题、国家对道路客运企业实行( )。
第279题、驾驶客车行车中突遇地震时,应组织旅客尽快下车,选择空旷地段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第948题、驾驶客车倒车时,应该( )。
第916题、下列哪些是文明行车行为?
第219题、驾驶客车在隧道行驶时,眼睛的明暗适应过程不会影响行车安全。
第1070题、通常情况下,水温表读数在80℃到95℃时( )。
第107题、如果不按规定维护和检测客运车辆,将会被处以罚款。
第960题、在山区道路行驶,下列哪些驾驶行为易造成交通事故?
第677题、救助中毒伤员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第534题、驾驶客车行驶中遇凹凸路面时,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