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道路运输方面的管理条例。( ) 相关内容:
气瓶应尽量采用直立运输,直立气瓶高出栏板部分不得大于气瓶高度的(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随车携带从业资格证。 ( )
氨极易溶于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窒息死亡,属于有毒气体;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 )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依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不按照规定携带( )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20 元以上200 元以下的罚款。
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包装,并向( )说明危险货物的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等情况。
危险货物的衬垫材料应具备缓冲、吸附和缓解作用。( )
当( )着火后,被水扑灭只是暂时熄灭,残留物待水分挥发后又会自燃。
酒精能缓解毒性物质引起的人体病态症状,所以饮酒可作为抢救毒性物质中毒的措施。 ( )
易燃液体装卸始末,管道内流速不得超过( )。
运输( )时,车辆的排气管必须安装阻火器和导静电拖地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运输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
氨气和氯气可以混装和混储。 ( )
腐蚀性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决定了自身各种不同的性质。腐蚀性物质( )混储配载。
一般地,气体的相对密度是以空气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大于1 的气体会沉在下部地表面。 ( )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 ( )
具有氧化性的货物,可以使用有机材料作为衬垫。( )
道路运输感染性物质后的车辆应自行清洗、消毒。(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技术等级应符合行业标准( )规定的一级技术等级。
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 )引起燃烧。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体一侧的适当部位,喷写“罐体下次检验日期:XXXX 年X月”字样,以提示到期进行强制性检测。
液体物质的受热膨胀系数较大,加上易燃液体具有易挥发性,装满易燃液体的容器受热后蒸气压增大,往往会造成容器胀裂而引起液体外溢。因此,易燃液体灌装时容器内应( )。
道路运输易燃气体途中,若发生燃烧,在灭火同时应迅速将未着火气瓶运至空旷安全处,并用大量水喷淋冷却气瓶,以防止灾害扩大。 ( )
氰化物遇酸性物质能生成剧毒气体氢化氰,着火时,不得用( )扑救。
氯气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可溶解2.5体积的氯气。氯气瓶漏气时,( )或迅速将其推入水池,或用潮湿的毛巾捂住口鼻,以减轻危害。
危险货物的分类、分项、品名和品名编号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和( )执行。
感染性物质(第6.2 项)是指( ) ,包括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生物体和其他媒体,如病毒蛋白等。
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的任何情况,雷管和炸药都(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押运人员,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装卸硫磺时,不小心皮肤接触,可用( )处理。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中,图示标志名称为“禁用叉车”,表明不能用升降叉车搬运的包装件。 ( )
道路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30立方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