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度物。 ( ) 相关内容:
道路运输有机毒性危险货物应避开高温、明火场所。 ( )
燃烧可能产生毒性物质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口进行扑救。 ( )
国务院规定,由 ( )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负责国内危险化学品的登记,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协调。
道路运输医疗废弃物应使用( )。
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危险货物时,应采取防止车辆( )的有效措施。
在《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第2 类危险货物(气体)按化学性质分为3 项,分别是(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运输、装卸危险货物集装箱时,应查验危险货物装箱清单。 ( )
依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擅自改装已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证》的 ( ) ,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2 万元以下的罚款。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随车携带从业资格证。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无权拒绝运输、装卸不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定的危险货物。 ( )
苯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故 ( )用水扑救苯引起的火灾。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货物车辆必须将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拖地,但空车时可以不接导静电橡胶拖地带。 ( )
撒漏的液体毒性物质,应用砂土、锯末等松软物浸润、吸附收集后,盛入容器中,可将其交付运输管理部门处理。 ( )
进入易燃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的驾驶人员( )。
国际标准的集装箱(20ft 、40ft ) ,是以( )尺寸来划分规格的。
压力容器罐车在运输途中,应密切注视容器的( )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排除故障后,继续运行。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分为6.1项毒性物质、6.2项感染性物质。 ( )
一般地,气体的相对密度是以空气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大于1 的气体会沉在下部地表面。 ( )
一种危险货物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危险性质的,包装上可以只有表明该货物主特性的主标志。 ( )
国标《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把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分为主标志和副标志两类。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出车前应检查随车必备的( )是否齐全有效。
所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从业人员均应具备高中以上学历。 ( )
当( )着火时,不得用水作为灭火剂。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按照《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13392-2005)的要求,使用危险品标志灯、标识和标牌。 ( )
动物致死所需某毒性物质的摄入量(或浓度)越小,则表示该毒性物质的毒性(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要求道路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 ( )立方米。
道路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灯应安装在( )位置。
装运大型气瓶的车辆必须配置活络插桩、三角垫木、( )等工具。
运输中发现有毒气体气瓶漏气时,根据( )做好相应的人身防护措施。
具有氧化性的货物,可以使用有机材料作为衬垫。( )
承运人在受理剧毒化学品运输业务后,要向承运人所在地公安部门申请准运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