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驾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意愿改变运输计划。 ( ) 相关内容:
正确处理易燃液体泄漏的方式是( )。
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 )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危险货物粗制萘发生小量撒漏时,可用( )。
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木桶,一般规定容积不得超过( ) ,净重不得超过5Okg。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被点燃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 )。
储、运气瓶应( ) ,防止日晒,注意通风散热
国标《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把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分为主标志和副标志两类。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应当根据所运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备必需的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防护设施。 ( )
易燃液体装卸始末,管道内流速不得超过( )。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时,驾驶人员在24 小时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小时。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分为6.1项毒性物质、6.2项感染性物质。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在装卸、运输危险货物时( )。
装运易燃液体的罐车行驶时,导除静电装置应接地良好。 ( )
对托运人应该派押运人员而未派的放射性危险货物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承运。
道路运输爆炸品时,无外包装的金属桶只能单层摆放,以免压力过大或撞击摩擦引起爆炸。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的要求。
从业人员装卸、运输毒性物质前后,禁止( )。
道路运输硫酸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道路运输易于自燃物质时,要注意避免这类物品与空气接触。 ( )
包装是安全的保障,对货物进行包装并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运输的要求是( )的责任。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应每隔( )小时检查一次。
扑救( )危险货物火灾时,扑救人员应先关闭管道或容器阀门,阻止其继续外泄,扩大灾情。
运输易燃气体途中遇有火情必须迅速扑救,应将未着火的气瓶迅速移至安全处;对已着火的气瓶应使用大量( )喷洒在气瓶上,使其降温冷却。
大部分易燃易爆液体货物运输时会在罐内晃动、与罐体内壁接触面积增大,极易产生静电,应及时排除。因此,其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导除静电的橡胶拖地带。 ( )
装运高出栏板的货物,装车后,必须用绳索捆扎牢固,易滑动的包装件,需用两块苫布覆盖货物时,中间接缝处须有大于( )的重叠覆盖。
感染性物质(第6.2 项)是指( ) ,包括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生物体和其他媒体,如病毒蛋白等。
如果一种危险货物既有主要危险性,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次危险性,那么在运输此类物质时,应在包装上分别标有主次两种危险性标志。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途停车住宿或者遇有无法正常运输的情况,不向当地( )报告的,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 )制度。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 中,图示标志名称为“此处不能卡夹”,表明装卸货物时此处不能用夹钳夹持。( )
国务院规定,由 ( )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负责国内危险化学品的登记,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