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交通部门
B、公安部门
C、质检部门
正确答案:B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划定,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区域,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划定,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相关内容: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单位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 )责任。
国务院规定,由 ( )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负责国内危险化学品的登记,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协调。
道路运输酒精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氯气是一种( ) ,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决定的许可事项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活动。( )
在运输易燃液体过程中最主要的危险是易挥发的蒸气易与空气混合,引发燃烧和爆炸。 ( )
电石(学名碳化钙)为灰色的不规则的块状物,有强烈的吸湿性,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而发生反应,放出( ) 易燃气体。
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危险货物时,应采取防止车辆( )的有效措施。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白色,图案:黑色)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随车携带从业资格证。 ( )
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因此在装运过程中应重点防止上述3 项传播途径。(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为5.1项氧化性物质、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 )
有机毒性物质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性物质接触会( ) ,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加剧毒性物质的危险性。
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单位的 ( ) ,应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全面负责。
道路运输有机毒性危险货物应避开高温、明火场所。 ( )
道路运输酒精过程中,酒精的主要危害是( )
国务院规定,由( )负责发放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的生产许可证,负责对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实施监督。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不得进入禁止通行区域。确需进入禁止通行区域的,应当事先向当地( )报告,由其指定行车时间和路线。.
遇水反应的腐蚀性物质(如三氧化硫)都能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剧烈反应,并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当满载这些物品的容器遇水后,则可能因漏进水滴而猛烈反应,使容器炸裂。所以尽管没有给这些物品贴上“遇潮时危险”的副标志,其防水要求也应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4.3 项)( )。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的驾驶人员,年龄不得超过55岁。 ( )
如果一种危险货物既有主要危险性,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次危险性,那么在运输此类物质时,应在包装上分别标有主次两种危险性标志。 ( )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时,无论使用何种材质的容器,只要能确保不破损即可。 ( )
在任何情况下,装卸危险货物时,运输雷管和炸药的两车都( )。
危险货物的分类、分项、品名和品名编号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和( )执行。
浓硫酸溶于水时,能释放出大量热量。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应该( )。
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只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管理。 (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不分项。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的材质为金属板材,形状为(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 ) 的要求悬挂标志。
危险货物硫磺粉着火时,可采用(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适用于危险货物( )、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