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闪点
B、着火点
C、起爆点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五中得出: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被点燃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被点燃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 )。 相关内容: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车辆,必须配备导除静电装置。 ( )
“危险货物”的定义是指( )。
危险货物类别和项别的号码顺序并不是危险程度的顺序。 ( )
在装运氧气等强氧化性气体时,应对车厢进行清理,绝对不能在车厢内存留( )。
危险货物按其具有的危险程度划分为3 个包装类别:I 类包装― 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物质;Ⅱ 类包装― 具有中等危险性的物质;Ⅲ类包装― 具有轻度危险性的物质。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式集装箱,应使用集装箱运输专用车辆。 ( )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 ) 扑救。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GB13392-2005) 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分为标志灯和标志牌两类。( )
道路运输大型气瓶时,车上必须配备防止钢瓶滚动的紧固装置,如插桩、垫木、紧绳器等。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只有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等级时,才可上路行驶。 ( )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区域,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划定,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 ( )
夏季高温季节装运易燃液体时,应按有关部门和当地规定的作业时间进行作业,确保安全。 ( )
利用拖地橡胶带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可以及时排除静电,以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即有可能会引起泄漏、污染、爆炸等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因此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 )
道路运输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出具《危险货物鉴定表》 。 ( )
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进出口、运输、爆炸作业和储存及硝酸按的销售、购买,适用国务院第446号令《民用爆炸品安全管理条例》 。 ( )
爆炸品着火时,也可采用窒息法或隔离法灭火。( )
道路运输爆炸品的车辆,出车前应检查车厢内是否有酸、碱、氧化剂等。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的要求。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 )的,由公安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的驾驶人员,年龄不得超过55岁。 ( )
当爆炸品发生大量撒漏时,应( )方式处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体一侧的适当部位,喷写“罐体下次检验日期:XXXX 年X月”字样,以提示到期进行强制性检测。
危险货物的衬垫材料应具备缓冲、吸附和缓解作用。( )
一般来说,液体货物的包装强度应 ( )。
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道路运输方面的管理条例。( )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车辆车厢为铁底板的,应当采取衬垫防护措施,如铺垫木板、胶合板、橡胶板等。 ( )
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可以放出氧而引起其他物质的燃烧。 ( )
火灾发生的三大要素是( )
在个别情况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可以承运一次性或临时性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运输盛装碳化钙(电石)的钢桶中通常充入( ) 稳定剂,确保运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