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 )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相关内容:
撒漏的液体毒性物质,应用砂土、锯末等松软物浸润、吸附收集后,盛入容器中,可将其交付运输管理部门处理。 ( )
气温( ) ,毒性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同时还会增加毒性物质的溶解度和加剧人体呼吸的次数,从而增加毒害品进入人体的可能性。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柠檬黄色,图案:黑色)
装运( )时,应先了解包装桶内有无充填保护气体。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的驾驶人员,年龄不得超过55岁。 ( )
临界温度低于常温的气体是压缩气体,临界温度高于常温的气体是液化气体。 ( )
道路运输有机毒性危险货物应避开高温、明火场所。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排气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规定。( )
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辆运输工具上载运。( )
控温厢式车多数从事腐蚀性物质的运输。 ( )
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未取得危险货物运输( ) ,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企业,由交通部门依据职责对其进行处罚。
道路运输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的车厢,不得有任何酸类及煤屑、木屑、硫磺、磷等可燃物的残留物,车厢必须干净。 ( )
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条件的是( )。
道路运输腐蚀性液体货物,可选用专用罐车或罐式集装箱。 ( )
机动车驾驶人员在实习期内不得驾驶载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剧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机动车。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应每隔( )小时检查一次。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时,驾驶人员不能在车辆附近随意使用明火。 ( )
危险货物精萘着火时,宜用( )灭火。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 )
易燃液体装卸始末,管道内流速不得超过( )。
道路运输爆炸品、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应在车辆两侧面厢板几何中心部位附近的适当位置各增加悬挂一块标志牌。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应当根据所运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备必需的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防护设施。 ( )
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 )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人员应该掌握的业务知识包括( )
道路运输酒精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甲乙酮)比无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更( )分解;分解的产物几乎都是气体或易挥发的物质,再加上易燃性和自身氧化性,分解时易发生爆炸。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 中,图示标志名称为“此面禁用手推车”,表明搬运货物时此面禁放手推车。(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按《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规定的危险货物的类、项和车辆载质量分型。 ( )
当( )着火后,被水扑灭只是暂时熄灭,残留物待水分挥发后又会自燃。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白色红条,图案:黑色)
当酸性危险货物大量泄漏后,应首先采用( )处理。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把第1类爆炸品划分为6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