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中得出:如果一种危险货物既有主要危险性,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次危险性,那么在运输此类物质时,应在包装上分别标有主次两种危险性标志。
如果一种危险货物既有主要危险性,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次危险性,那么在运输此类物质时,应在包装上分别标有主次两种危险性标志。 ( ) 相关内容:
因铁制容器坚固,可以有效保护货物不受损坏,故所有危险货物均应用其包装。 ( )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销售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时,应当提供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 ( ) ,并在包装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氯气泄漏在空气中会( )沿地面扩散,使地面人员受害
道路运输腐蚀性物质前,应认真检查货物包装和容器封口情况,严禁运输无外包装的腐蚀性物质。 ( )
气体的爆炸范围越大,则其燃烧的可能性越大。( )
各种易燃气体压力罐车装卸时,应检查管道接头、仪表、泄压阀等安全装置的情况良好,并接通( )装置。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具有一些特殊的安全设备,如( )。
国标《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把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分为主标志和副标志两类。 ( )
大部分固态或液体氧化物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氧气,故在装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水。 ( )
储运金属钠时,通常将其放入煤油或石蜡等矿物油中,主要是为了( )。
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危险货物时,应采取防止车辆( )的有效措施。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出车前应检查随车必备的( )是否齐全有效。
罐车压力表每隔( )个月至少检验一次,损坏或失灵后,应予以更换。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GB13392-2005) 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分为标志灯和标志牌两类。( )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时,驾驶人员在24 小时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小时。
在《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第2 类危险货物(气体)按化学性质分为3 项,分别是( )。
罐车装卸时,现场人员应站在( )处,密切注视进料情况,防止货物溢出。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是指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载货汽车。 ( )
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道路运输方面的管理条例。( )
气温( ) ,毒性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同时还会增加毒性物质的溶解度和加剧人体呼吸的次数,从而增加毒害品进入人体的可能性。
放射性货物可以同其他危险货物同车装运。 ( )
根据包装性能的要求,严密封口可分为气密封口、牢固封口和( ) 3 种。
闪点表示易燃液体的易燃程度。液体的闪点越低,易燃性越大,危险性( )。
控温厢式货车,其车厢内应有制冷或加温装置以及保温措施,驾驶室应有温度监控系统。 ( )
医疗废物专用车辆应达到防渗漏、防遗撒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只有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等级时,才可上路行驶。 ( )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过程( ) ,应注意安全防护。
控温厢式车多数从事腐蚀性物质的运输。 ( )
汽车罐车运输在灌装时,灌装流速过快极易积聚静电,一旦发生静电放电,就可能引起可燃性蒸气的燃烧爆炸,后果严重。因此装运易燃液体的罐车( )。
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是指具有其他类别未包括的危险物质和物品,如高温物质。 ( )
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 )
氨气和氯气可以混装和混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