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中得出:如果一种危险货物既有主要危险性,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次危险性,那么在运输此类物质时,应在包装上分别标有主次两种危险性标志。
如果一种危险货物既有主要危险性,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次危险性,那么在运输此类物质时,应在包装上分别标有主次两种危险性标志。 ( ) 相关内容:
黄磷(又称白磷)性质极活泼,暴露在空气中即被氧化,自燃点低,只需一、二分钟即自燃。所以,黄磷必须( ) ,若包装破损出现渗漏,导致黄磷露出液面,就会自燃。
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可以放出氧而引起其他物质的燃烧。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运输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
氧化性物质撒漏后,应使用( )工具来收集处。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仅是物质的外形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称作化学变化。 ( )
用两块苫布覆盖车厢内的危险货物时,中间接缝必须( )。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压力专用罐车的罐体必须每年定期进行( )次检验。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押运人员,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危险货物包装的主要作用是( )。
危险货物可以与普通货物适当混装运输。 ( )
进入易燃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的驾驶人员( )。
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应当根据所运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备必需的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防护设施。 ( )
危险货物按其具有的危险程度划分为3 个包装类别:I 类包装― 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物质;Ⅱ 类包装― 具有中等危险性的物质;Ⅲ类包装― 具有轻度危险性的物质。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是指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载货汽车。 ( )
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因此在装运过程中应重点防止上述3 项传播途径。( )
严禁超范围运输危险货物,严禁超载、超限。 ( )
酸与碱不可以混装,氧化剂与还原剂( )进行配载。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出车前应检查随车必备的( )是否齐全有效。
液体罐车转弯时,为了防止侧翻,一定要注意( )。
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 ( )危险性类别。
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 )的,由交通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应按( )驶入装卸作业区。
易燃液体的温度升高,挥发量增加,易燃易爆性( )。
堆码货物时,桶口、箱盖一般应朝上。允许横倒的桶口及袋装货物的袋口应( )。
储运金属钠时,通常将其放入煤油或石蜡等矿物油中,主要是为了(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GBI3392-2005) 规定,标志灯按安装方式分为磁吸式、顶檐支撑式、金属托架式3 种。 ( )
道路运输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时,必须为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配备防毒面具。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要求道路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 ( )立方米。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 中,图示标志名称为“此处不能卡夹”,表明装卸货物时此处不能用夹钳夹持。( )
危险货物粗制萘发生小量撒漏时,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