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装卸人员

B、押运人员

C、管理人员

正确答案:B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八十九条规定,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不配备押运人员的由公安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下一题上一题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 )的,由公安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内容:

赤磷着火点比黄磷高得多,易燃( )。 道路运输酒精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中所列的货物,均必须按危险货物进行运输。 ( )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红色,图案:黑色) 硫磺在燃烧时产生( )和刺激性气体,扑救时必须注意带好防毒面具。 道路运输有机毒性危险货物应避开高温、明火场所。 ( ) 当爆炸品发生大量撒漏时,应( )方式处理。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为5.1项氧化性物质、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 ) 在个别情况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可以承运一次性或临时性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随车携带《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 ( ) “危险货物”的定义是指( )。 高温天气运输液化气罐车途中因故障停车时,应注意( )。 有机过氧化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分解时的生成物为( ) ,容易引起爆炸。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 ) 的要求悬挂标志。 含氰基的化合物叫氰化物,大多数氰化物属( ) 物质。 能放射射线的物质称为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射线对人体( ) 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是承运人制作( )的依据。 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适用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押运人员,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一次连续驾驶超过6小时,应休息20分钟以上。 ( )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作物理变化。 ( ) 道路运输剧毒危险货物时,驾驶人员中途不得( )。 道路运输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时,必须为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配备防毒面具。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装有危险货物的专用容器可使用栏板货车运输。( ) 国务院规定,由( )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 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 )引起燃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运输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 当爆炸品发生撒漏时,( )将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装入原包装内。 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 )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危险货物车辆通过铁路与公路交接的立交桥时,应注意( ) 危险化学品( )必须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