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标志
B、符号
C、副标志
正确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中得出: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次要危险性类别。
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 )来表示次要危险性类别。 相关内容:
每一种危险货物对应一个编号,每一个编号只对应一种危险货物。 ( )
危险货物金属钾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红色,图案:黑色)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3类易燃液体不分项。 ( )
遇水反应的腐蚀性物质(如三氧化硫)都能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剧烈反应,并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当满载这些物品的容器遇水后,则可能因漏进水滴而猛烈反应,使容器炸裂。所以尽管没有给这些物品贴上“遇潮时危险”的副标志,其防水要求也应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4.3 项)( )。
罐车压力表每隔( )个月至少检验一次,损坏或失灵后,应予以更换。
对火灾中抢救出来的赤磷要谨慎处理,因为赤磷在高温下会转化为黄磷,变成易于自燃物质。 ( )
在托运危险货物时,托运人必须向承运人提供该危险货物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 )
汽车罐车运输在灌装时,灌装流速过快极易积聚静电,一旦发生静电放电,就可能引起可燃性蒸气的燃烧爆炸,后果严重。因此装运易燃液体的罐车( )。
装有危险货物的专用容器可使用栏板货车运输。( )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要依靠员工自己学习和提高,企业没有责任和义务为员工提供任何培训。 ( )
压力容器罐车在运输途中,应密切注视容器的( )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排除故障后,继续运行。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被点燃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 )。
托运人托运剧毒危险化学品,未向( )申请领取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擅自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含氰基的化合物叫氰化物,大多数氰化物属( ) 物质。
所有的可燃物都是危险货物。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GBI3392-2005) 规定,标志灯按安装方式分为磁吸式、顶檐支撑式、金属托架式3 种。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装运大型气瓶的车辆必须配置活络插桩、三角垫木、( )等工具。
道路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灯应安装在( )位置。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是指使用专用车辆,通过道路运输危险货物的作业全过程。 ( )
国务院规定,由 ( )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负责国内危险化学品的登记,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协调。
火灾发生的三大要素是(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决定的许可事项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活动。( )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红色,图案:黑色)
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9 类当中的 ( )类。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即有可能会引起泄漏、污染、爆炸等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因此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 )
动物致死所需某毒性物质的摄入量(或浓度)越小,则表示该毒性物质的毒性( )。
国务院令第445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规定,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 )
罐车装卸时,现场人员应站在( )处,密切注视进料情况,防止货物溢出。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 ) 的要求悬挂标志。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