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第5.1项氧化性物质
B、第4.1项易燃固体
C、第2.3项毒性气体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中得出: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第5.1项氧化性物质。(底色:柠檬黄色,图案:黑色)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柠檬黄色,图案:黑色) 相关内容:
危险货物硫磺粉着火时,可采用(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不分项。 ( )
在运输易燃液体过程中最主要的危险是易挥发的蒸气易与空气混合,引发燃烧和爆炸。 ( )
根据所装运危险货物的特性,运输车辆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GBI3392-2005) 规定,车辆载质量不同,标志牌大小尺寸也不同。(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火灾发生的三大要素是(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适用于危险货物( )、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处置。
运输盛装碳化钙(电石)的钢桶中通常充入( ) 稳定剂,确保运输安全。
装运腐蚀性物质的车厢和装卸工具不得沽有( )。
当炸药内混入坚硬物质如玻璃、铁屑、砂石等时,则其撞击感度增加,危险性降低。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式集装箱,应使用集装箱运输专用车辆。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车卸货前,应确认所卸货物与贮罐所标货物名称是否( )。
道路运输酒精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易燃固体需明火点燃;易于自燃物质( )受热和明火,会自行燃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包括受湿、酸类和氧化剂)会引起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和热量。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过程( ) ,应注意安全防护。
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木桶,一般规定容积不得超过( ) ,净重不得超过5Okg。
道路运输有机毒性危险货物应避开高温、明火场所。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停靠货垛时,应听从作业区指挥人员的指挥,车辆与货垛之间要( )。
国际标准的集装箱(20ft 、40ft ) ,是以( )尺寸来划分规格的。
当( )燃烧时会产生剧毒的五氧化二磷等气体,扑救时应穿戴防护服和防毒面具。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以及监督管理,适用国务院令第442号《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 )
国标《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把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分为主标志和副标志两类。 ( )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运输、装卸危险货物集装箱时,应查验危险货物装箱清单。 ( )
危险货物按其具有的危险程度划分为3 个包装类别:I 类包装― 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物质;Ⅱ 类包装― 具有中等危险性的物质;Ⅲ类包装― 具有轻度危险性的物质。 ( )
包装是安全的保障,对货物进行包装并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运输的要求是( )的责任。
国务院( )制定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的式样和具体申领办法。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危险货物的专用包装,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内压力,所以称为 ( )。
夏季高温季节装运易燃液体时,应按有关部门和当地规定的作业时间进行作业,确保安全。 ( )
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进出口、运输、爆炸作业和储存及硝酸按的销售、购买,适用国务院第446号令《民用爆炸品安全管理条例》 。 ( )
某类危险货物除具有主要特性外,还具有一些次要特性,也称为副特性,即次要危险性。危险货物的副特性( )酿成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