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二中得出:危险货物的衬垫材料应具备缓冲、吸附和缓解作用。

下一题上一题

危险货物的衬垫材料应具备缓冲、吸附和缓解作用。( ) 相关内容:

危险货物乙炔着火时,采用( )灭火。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7类放射性物质不分项。 ( ) 氯气泄漏在空气中会( )沿地面扩散,使地面人员受害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分为6.1项毒性物质、6.2项感染性物质。 ( ) 罐车装卸时,现场人员应站在( )处,密切注视进料情况,防止货物溢出。 装运易燃液体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若发生故障,在维修时应严格控制( )。 夏季高温季节装运易燃液体时,应按有关部门和当地规定的作业时间进行作业,确保安全。 ( ) 专用罐车按其罐体承受工作压力大小,分压力罐车和常压罐车。 ( )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车辆车厢为铁底板的,应当采取衬垫防护措施,如铺垫木板、胶合板、橡胶板等。 ( ) 装运高出栏板的货物,装车后,必须用绳索捆扎牢固,易滑动的包装件,需用两块苫布覆盖货物时,中间接缝处须有大于( )的重叠覆盖。 国务院规定,由( )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 道路运输腐蚀性液体货物,可选用专用罐车或罐式集装箱。 ( ) 剧毒化学品在公路运输途中发生被盗、丢失、流散、泄漏等情况时,承运人及押运人员必须立即向当地( )报告,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根据气体在运输中的主要危险性把第2类气体分为2.1项易燃气体、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2.3项毒性气体。 ( ) 装载货物时,高出栏板的最上一层包装件,堆码应从车厢两面向内错位骑缝,超出车厢前档板的部分不得大于包装件高度的( )。 引起某爆炸品爆炸所需的起爆能量越小,该爆炸品的敏感度越高,危险性也越小。 ( ) 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危险货物时,应采取防止车辆( )的有效措施。 液体罐车超车时,为了防止侧翻,一定要注意( )。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可以使用移动罐体车辆运输。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应到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条件的企业进行维修。 ( ) 危险货物运达卸货地点后,因故不能及时卸货的,且托运人不能及时妥善处理,承运人应当立即报告当地( )部门。 承运人在受理剧毒化学品运输业务后,要向承运人所在地公安部门申请准运证。 ( ) 易燃液体装卸始末,管道内流速不得超过( )。 易燃液体正常装卸作业中流速不宜超过( )。 电石(学名碳化钙)为灰色的不规则的块状物,有强烈的吸湿性,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而发生反应,放出( ) 易燃气体。 道路运输易燃危险货物的车辆,应具有一些特殊的安全设施,如( )。 压力容器罐车在运输途中,应密切注视容器的( )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排除故障后,继续运行。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 )。 每一种危险货物对应一个编号,每一个编号只对应一种危险货物。 ( )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红色,图案:黑色) 道路运输感染性物质后的车辆应自行清洗、消毒。( ) 一种危险货物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危险性质的,包装上可以只有表明该货物主特性的主标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