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二中得出:某种腐蚀品只能用某种材料包装,若某件包装用于一种腐蚀品后,如能重复使用,也只能用于该腐蚀品而不能移作它用

下一题上一题

某种腐蚀品只能用某种材料包装,若某件包装用于一种腐蚀品后,如能重复使用,也只能用于该腐蚀品而不能移作它用。 ( ) 相关内容:

一般地,气体的相对密度是以空气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大于1 的气体会沉在下部地表面。 ( ) 乙炔钢瓶经火烤以后( )。 道路运输易燃危险货物的车辆,应具有一些特殊的安全设施,如(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道路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30立方米。 ( ) 燃烧可能产生毒性物质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口进行扑救。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罐车压力表每隔( )个月至少检验一次,损坏或失灵后,应予以更换。 氧几乎能与所有的元素化合。油脂在纯氧中的反应要比在空气中剧烈得多,所以氧气瓶(包括空瓶)( )。 道路运输易燃液体一旦发生撒漏时,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水稀释处理。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装运毒性物质时,如果皮肤破伤,( )。 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条件的是( )。 国务院令第445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规定,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 ) 遇水反应的腐蚀性物质(如三氧化硫)都能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剧烈反应,并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当满载这些物品的容器遇水后,则可能因漏进水滴而猛烈反应,使容器炸裂。所以尽管没有给这些物品贴上“遇潮时危险”的副标志,其防水要求也应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4.3 项)(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运输、装卸危险货物集装箱时,应查验危险货物装箱清单。 ( ) 用两块苫布覆盖车厢内的危险货物时,中间接缝必须( )。 大部分毒性物质着火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扑救时,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处,并戴好防毒面具。( ) 在个别情况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可以承运一次性或临时性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作物理变化。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即有可能会引起泄漏、污染、爆炸等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因此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轮胎爆破后,应( )。 对毒性物质的撒漏物不能任意处理,以免扩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 ) 道路运输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出具《危险货物鉴定表》 。 ( )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规定,危险货物品名的“编号”采用联合国编号,即4位数编号。 ( ) 在我国现阶段,只要有车、有人、有货就可以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国家标准( )中,有说明货物在装卸、保管、运输、开启时应注意的事项。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遇水反应产生易燃或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可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 ( ) 不得使用运输毒性物质的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运输( )。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柠檬黄色,图案:黑色)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分为6.1项毒性物质、6.2项感染性物质。 ( ) 镁粉发生火灾时,应使用( )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