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脱离( )监管的,由公安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内容:
当( )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一般地,液体的相对密度是以水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小于1 的液体会浮在水面上,如汽油。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 )。
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 )、涉及面广等。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 )制度。
夏季高温季节装运易燃液体时,应按有关部门和当地规定的作业时间进行作业,确保安全。 ( )
质检部门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 )
装运( )时,应先了解包装桶内有无充填保护气体。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柠檬黄色,图案:黑色)
装卸危险货物过程中,需要移动车辆,应先( ) ,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移动
驾驶人员在出车前若发现制动或转向不灵、喇叭不响或灯光不全、证件不全等现象,应拒绝出车。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车卸货前,应确认所卸货物与贮罐所标货物名称是否( )。
当( )着火时,不得用水作为灭火剂。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按照《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13392-2005)的要求,使用危险品标志灯、标识和标牌。 ( )
堆码货物时,桶口、箱盖一般应朝上。允许横倒的桶口及袋装货物的袋口应( )。
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燃放,适用国务院第455号令《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 ( )
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可以放出氧而引起其他物质的燃烧。 ( )
感染性物质(第6.2 项)是指( ) ,包括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生物体和其他媒体,如病毒蛋白等。
危险货物精萘着火时,宜用( )灭火。
某类危险货物除具有主要特性外,还具有一些次要特性,也称为副特性,即次要危险性。危险货物的副特性( )酿成大事故。
第9 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是针对民用航空运输的,若采用汽车运输则不认为其是危险货物。 ( )
氨气和氯气可以混装和混储。 ( )
因铁制容器坚固,可以有效保护货物不受损坏,故所有危险货物均应用其包装。 ( )
危险货物以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 ( GB12268-2005) 为准,未列入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
大多数有机物不溶于水,故用水来扑灭有机物燃烧的火焰通常无效,而应该用二氧化碳、泡沫或卤剂来扑救。( )
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甲乙酮)比无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更( )分解;分解的产物几乎都是气体或易挥发的物质,再加上易燃性和自身氧化性,分解时易发生爆炸。
拖挂罐体车是将罐体永久固定在挂车上,与挂车不可分离,牵引车与挂车可分离。 (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为5.1项氧化性物质、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 )
危险货物铝镁粉着火时,应用( )灭火。
从业人员装卸、运输毒性物质前后,禁止( )。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发生燃烧爆炸,应注意安全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