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留有人行通道
B、留有安全距离
C、紧靠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二模块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装卸管理作业中指出:车辆停靠货垛时,指挥车辆与货垛之间留有安全距离;待装、待卸的车辆与装卸货物的车辆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准堵塞安全通道。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停靠货垛时,应听从作业区指挥人员的指挥,车辆与货垛之间要( )。 相关内容:
当炸药内混入坚硬物质如玻璃、铁屑、砂石等时,则其撞击感度增加,危险性降低。 ( )
国家实行( )登记制度,并提供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技术、信息支持。
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条件的是(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按照《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13392-2005)的要求,使用危险品标志灯、标识和标牌。 (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为4.1 项易燃固体、4.2项易于自燃物质、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
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 )、涉及面广等。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中未列出的货物,均可按普通货物运输。 ( )
装运的硫酸粘到手上后,应立即用( )清洗。
从业人员进入危险货物作业现场,开启仓库、集装箱和封闭式车厢时要先( ) ,以保障作业安全。
危险货物类别和项别的号码顺序并不是危险程度的顺序。 ( )
正确处理易燃液体泄漏的方式是( )。
危险货物的分类、分项、品名和品名编号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和( )执行。
国务院( )制定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的式样和具体申领办法。
装运有易碎容器包装的腐蚀性物质时,驾驶人员要平稳驾驶,密切注意路面情况,对条件差的路段应缓慢通过。 ( )
氨极易溶于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窒息死亡,属于有毒气体;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 )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镁粉发生火灾时,应使用( )灭火。
装运( )时,应先了解包装桶内有无充填保护气体。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无权拒绝运输、装卸不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定的危险货物。 ( )
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因此在装运过程中应重点防止上述3 项传播途径。( )
易燃固体需明火点燃;易于自燃物质( )受热和明火,会自行燃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包括受湿、酸类和氧化剂)会引起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和热量。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车卸货前,应确认所卸货物与贮罐所标货物名称是否( )。
经检验合格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车压力表,应有铅封和( )。
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辆运输工具上载运。( )
毒性物质氛化物发生火灾时,应用( )扑救。
装卸腐蚀性物质的现场,应依据货物特性备有( )或苏打水、稀醋酸,以备急救。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的驾驶人员,年龄不得超过55岁。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应每隔( )小时检查一次。
当( )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必须了解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 ( )
一种危险货物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危险性质的,包装上可以只有表明该货物主特性的主标志。 ( )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时,驾驶人员在24 小时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