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一指出:根据所装危险货物性质和包装形式,车辆应配备相应的捆扎用大绳、防散失用的网罩、防水用的苫布等工、属具。

下一题上一题

根据所装危险货物性质和包装形式,车辆应配备相应的捆扎用大绳、防散失用的网罩、防水用的苫布等工、属具。 ( ) 相关内容: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的重要依据,具有确定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和( )的作用。 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 )起施行。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中,按危险货物具有的危险性或最主要的危险性把危险货物分为9个类别。 ( ) 列入危险货物的氧化物(如三氧化硫)除气体外,大部分都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或酸或释放出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水。 ( ) 车辆进入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按作业有关安全规定驶入装卸作业区,并将车辆摆在( ) 对毒性物质的撒漏物不能任意处理,以免扩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 ) 道路运输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应按《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 氯气泄漏在空气中会( )沿地面扩散,使地面人员受害 道路运输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时,必须为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配备防毒面具。 ( ) 气温( ) ,毒性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同时还会增加毒性物质的溶解度和加剧人体呼吸的次数,从而增加毒害品进入人体的可能性。 氰化物遇酸性物质能生成剧毒气体氢化氰,着火时,不得用( )扑救。 装运液化石油气的罐车,当罐车内温度达到( ) 时,应采取遮阳或罐外冷水降温措施。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 )不需要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 因铁制容器坚固,可以有效保护货物不受损坏,故所有危险货物均应用其包装。 ( ) 当( )着火后,被水扑灭只是暂时熄灭,残留物待水分挥发后又会自燃。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把第1类爆炸品划分为6项。 ( ) 某类危险货物只具有本类危险货物的主要特性。例如,腐蚀性物质只具有腐蚀特性。 ( ) 不属于着火源的是( )。 道路运输腐蚀性液体、剧毒液体、易燃液体应使用专用罐车。 ( ) 电石(学名碳化钙)为灰色的不规则的块状物,有强烈的吸湿性,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而发生反应,放出( ) 易燃气体。 液体腐蚀性物质撒漏时,应用干砂、干土覆盖吸收,打扫干净后,再用水洗刷污染处。 ( ) 液体危险货物装卸作业时,应使用( )保护面部。 栏板车辆车厢底板必须平整完好,周围栏板必须牢固,周围没有栏板的车辆,可临时装运危险货物。 ( ) 装卸爆炸品、有机过氧化物、剧毒品时,装卸机具应按小于额定负荷的( )使用。 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 )的,由交通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当( )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遇水反应产生易燃或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可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 ( ) 道路运输毒性物质时,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 ) 制订“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训练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的基本技能。 ( ) 道路运输爆炸品的车辆,出车前应检查车厢内是否有酸、碱、氧化剂等。 ( ) 氨极易溶于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窒息死亡,属于有毒气体;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 )在同一库房内混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