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一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基本要求中指出:控温厢式货车,其车厢内应有制冷或加温装置以及保温措施,驾驶室应有温度监控系统。这类厢式车多数从事有机过氧化物、疫苗、菌苗的运输。
控温厢式车多数从事腐蚀性物质的运输。 ( ) 相关内容:
易燃液体的温度升高,挥发量增加,易燃易爆性(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为5.1项氧化性物质、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 )
罐式货车是将罐体固定在载货汽车的底盘上。罐体也可与车辆分离。 ( )
汽车罐车运输在灌装时,灌装流速过快极易积聚静电,一旦发生静电放电,就可能引起可燃性蒸气的燃烧爆炸,后果严重。因此装运易燃液体的罐车( )。
道路运输放射性物品的车辆,应符合《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 。 ( )
高温天气运输液化气罐车途中因故障停车时,应注意(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 )。
易燃液体装卸始末,管道内流速不得超过(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要求道路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 ( )立方米。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3类易燃液体不分项。 ( )
车辆停靠货垛时,应听从作业区指挥人员的指挥,待装、待卸车辆与装卸货物的车辆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准堵塞安全通道。 ( )
进入易燃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的驾驶人员( )。
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 )来表示次要危险性类别。
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车厢必须干燥、无积水。 ( )
装运易燃液体的罐车行驶时,导除静电装置应接地良好。 ( )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度物。 ( )
装运液化石油气的罐车,当罐车内温度达到( ) 时,应采取遮阳或罐外冷水降温措施。
驾驶人员在出车前若发现制动或转向不灵、喇叭不响或灯光不全、证件不全等现象,应拒绝出车。 ( )
压力专用罐车的罐体必须每年定期进行( )次检验。
电石颗粒溅入眼睛内,应先用蘸( )或植物油的棉签去除颗粒后,再用水冲洗。.
道路运输爆炸品,车上严禁搭乘无关人员和危及安全的其他物资。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运输、装卸危险货物集装箱时,应查验危险货物装箱清单。 ( )
在个别情况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可以承运一次性或临时性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危险货物的分类、分项、品名和品名编号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和( )执行。
道路运输腐蚀性物质途中,应每隔一定时间停车检查车上货物情况,发现包装破漏要及时处理,防止酿成重大事故。 ( )
储运金属钠时,通常将其放入煤油或石蜡等矿物油中,主要是为了( )。
托运人在托运的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货物或者将危险货物匿报、谎报为普通货物托运的,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把第1类爆炸品划分为6项。 ( )
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适用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
氨气和氯气可以混装和混储。 ( )
一个包装件内装有几种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时,这些危险货物的包装标志都应在包装件的外表面上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