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限值》 (GB1589)
B、《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18565)
C、《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JT / T198)
正确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技术等级达到行业标准《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规定一级等级。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技术等级应符合行业标准( )规定的一级技术等级。 相关内容:
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的任何情况,雷管和炸药都( )。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 ) 扑救。
由托运人负责鉴定货物的性质,当托运危险货物时,应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
装运毒性物质时,必须携带劳动防护用品及防散失、防雨等工、属具。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具有一些特殊的安全设备,如( )。
金属钠遇水时发生剧烈反应并释放大量氢气而造成火灾,此类火灾只能用下列( )灭火。
酒精能缓解毒性物质引起的人体病态症状,所以饮酒可作为抢救毒性物质中毒的措施。 ( )
道路运输放射性物品的车辆,应符合《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 。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在装卸、运输危险货物时( )。
一般来说,液体货物的包装强度应 ( )。
遇水反应产生易燃或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可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 ( )
列入危险货物的氧化物(如三氧化硫)除气体外,大部分都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或酸或释放出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水。 ( )
道路运输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的车厢,不得有任何酸类及煤屑、木屑、硫磺、磷等可燃物的残留物,车厢必须干净。 ( )
利用拖地橡胶带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可以及时排除静电,以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 )
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因此在装运过程中应重点防止上述3 项传播途径。( )
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在装运时应采用( )措施。
一般地,气体的相对密度是以空气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大于1 的气体会沉在下部地表面。 ( )
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条件的是(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雷雨天气装运危险货物时,应确认( )。
当( )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临界温度低于常温的气体是压缩气体,临界温度高于常温的气体是液化气体。 ( )
国家标准( )中,有说明货物在装卸、保管、运输、开启时应注意的事项。
扑救( )危险货物火灾时,扑救人员应先关闭管道或容器阀门,阻止其继续外溢,扩大灾情。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可以使用移动罐体车辆运输。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排气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规定。( )
道路运输易燃气体途中,若发生燃烧,在灭火同时应迅速将未着火气瓶运至空旷安全处,并用大量水喷淋冷却气瓶,以防止灾害扩大。 ( )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红色,图案:黑色)
毒性物质沸点( ) ,越易引起中毒。
道路运输硫酸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苯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故 ( )用水扑救苯引起的火灾。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按照《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13392-2005)的要求,使用危险品标志灯、标识和标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