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水
B、特殊干粉
C、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金属粉(如铝粉、镁粉)着火时只能用砂土、干粉灭火或用轻金属灭火剂7150灭火,不能用水。
镁粉发生火灾时,应使用( )灭火。 相关内容:
液体罐车超车时,为了防止侧翻,一定要注意( )。
电石(学名碳化钙)为灰色的不规则的块状物,有强烈的吸湿性,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而发生反应,放出( ) 易燃气体。
当( )着火后,被水扑灭只是暂时熄灭,残留物待水分挥发后又会自燃。
包装是安全的保障,对货物进行包装并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运输的要求是( )的责任。
一种危险货物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危险性质的,包装上可以只有表明该货物主特性的主标志。 ( )
集装箱装运危险货物,应考虑危险货物化学性质的抵触性、敏感性。在同一箱体内可适当装入性质相抵触的危险货物。 ( )
如果一种危险货物既有主要危险性,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次危险性,那么在运输此类物质时,应在包装上分别标有主次两种危险性标志。 (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为4.1 项易燃固体、4.2项易于自燃物质、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
车辆进入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按作业有关安全规定驶入装卸作业区,并将车辆摆在(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不分项。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具有一些特殊的安全设备,如( )。
道路运输甲醇的车辆发生阀门泄漏时,首先应( ) ,再通知本单位或有关部门。
能放射射线的物质称为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射线对人体( )
道路运输易于自燃物质时,要注意避免这类物品与空气接触。 ( )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在常温或高温下受潮或与水剧烈反应,且反应速度快;遇酸和氧化剂也能发生反应,而且比与水的反应更为剧烈,因此危险性也(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按照《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13392-2005)的要求,使用危险品标志灯、标识和标牌。 ( )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危险货物时,应采取防止车辆( )的有效措施。
一般地,气体的相对密度是以空气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大于1 的气体会沉在下部地表面。 (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7类放射性物质不分项。 ( )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度物。 ( )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 )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 ) 扑救。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运输车辆必须在驾驶室安装便于驾驶人员能随时操作切断电源的总开关。 ( )
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木桶,一般规定容积不得超过( ) ,净重不得超过5Okg。
任何一种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时均可用水施救。( )
爆炸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固体剧毒物品、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品和有机过氧化物应使用厢式货车运输。 ( )
危险货物硫磺粉着火时,可采用( )。
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 )起施行。
装运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时,若发生包装破损,撒漏物( )。
装卸危险货物过程中,需要移动车辆,应先( ) ,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