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酒精过程中,酒精的主要危害是( ) 相关内容:
当爆炸品发生撒漏时,( )将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装入原包装内。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 GB13392-2005) 规定,标志灯应该是荧光的,标志牌应该是反光的。( )
道路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30立方米。 ( )
在个别情况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可以承运一次性或临时性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爆炸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固体剧毒物品、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品和有机过氧化物应使用厢式货车运输。 ( )
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在装运时应采用( )措施。
道路运输腐蚀性物质前,应认真检查货物包装和容器封口情况,严禁运输无外包装的腐蚀性物质。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随车携带《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 (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7类放射性物质不分项。 ( )
由托运人负责鉴定货物的性质,当托运危险货物时,应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
一种危险货物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危险性质的,包装上可以只有表明该货物主特性的主标志。 ( )
机动车驾驶人员在实习期内不得驾驶载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剧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机动车。 (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适用于危险货物( )、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处置。
一个包装件内装有几种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时,这些危险货物的包装标志都应在包装件的外表面上标示。( )
所有的可燃物都是危险货物。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危险货物硫磺粉着火时,可采用( )。
压力容器罐车在运输途中,应密切注视容器的( )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排除故障后,继续运行。
不得使用运输毒性物质的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运输( )。
易燃固体需明火点燃;易于自燃物质( )受热和明火,会自行燃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包括受湿、酸类和氧化剂)会引起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和热量。
镁粉发生火灾时,应使用( )灭火。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 ( )
任何一种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时均可用水施救。( )
装载货物时,高出栏板的最上一层包装件,堆码应从车厢两面向内错位骑缝,超出车厢前档板的部分不得大于包装件高度的( )。
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资质,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企业,由( )依据职责对其进行处罚。
毒性物质沸点( ) ,越易引起中毒。
能放射射线的物质称为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射线对人体(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运输、装卸已有水渍、雨淋痕迹的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
对托运人应该派押运人员而未派的放射性危险货物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承运。
当( )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具有一些特殊的安全设备,如( )。
遇水反应的易燃固体着火时,不得用水灭火,应采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