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干粉灭火剂、砂土和二氧化碳

B、水

C、碱性水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易于自燃物质发生火灾时,一般可用干粉、砂土(干燥时有爆炸危险的易于自燃物质除外)和二氧化碳等灭火。

下一题上一题

易于自燃物质灭火时一般可用( )灭火。 相关内容:

国际标准的集装箱(20ft 、40ft ) ,是以( )尺寸来划分规格的。 道路运输腐蚀性液体货物,可选用专用罐车或罐式集装箱。 ( ) 道路运输容易升华、挥发出易燃、有害或刺激性气体的危险货物时,应保持车厢封闭良好。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运输、装卸危险货物集装箱时,应查验危险货物装箱清单。 (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适用于危险货物( )、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处置。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要求道路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 )吨。 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可以放出氧而引起其他物质的燃烧。 ( ) 国标《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把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分为主标志和副标志两类。 ( ) 道路运输医疗废弃物应使用( )。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 危险货物分为( )类。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毒性物质的颗粒( ) ,越易引起中毒。 罐车压力表每隔( )个月至少检验一次,损坏或失灵后,应予以更换。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中的编号采用4 位的联合国编号(UN) ,备注中的编号采用5位的中国编号(CN)。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头部受到毒性物质污染时,首先应注意( )。 液体物质的受热膨胀系数较大,加上易燃液体具有易挥发性,装满易燃液体的容器受热后蒸气压增大,往往会造成容器胀裂而引起液体外溢。因此,易燃液体灌装时容器内应( )。 气体的临界温度( ) ,危险性越大。 在雨雪天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车辆必须配备有效的防水设施,不具备条件的车辆不得运输。(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装运毒性物质时,如果皮肤破伤,( )。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 中,图示标志名称为“此处不能卡夹”,表明装卸货物时此处不能用夹钳夹持。( ) 罐车装卸时,现场人员应站在( )处,密切注视进料情况,防止货物溢出。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时,驾驶人员在24 小时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小时。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红色,图案:黑色) 氢气不能与任何( )混储、混运,尤其是不能与氧气、氯气混储、混运。 危险货物包装的主要作用是( )。 撒漏的液体毒性物质,应用砂土、锯末等松软物浸润、吸附收集后,盛入容器中,可将其交付运输管理部门处理。 ( ) 遇水反应的易燃固体着火时,不得用水灭火,应采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 ( ) 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 )、涉及面广等。 某类危险货物除具有主要特性外,还具有一些次要特性,也称为副特性,即次要危险性。危险货物的副特性( )酿成大事故。 大部分毒性物质着火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扑救时,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处,并戴好防毒面具。(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 JT617)、《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 ( JT618) 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 ) 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