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通知就近单位
B、通知运管部门
C、采取有效封堵措施
正确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二模块六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中指出:运输途中若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中毒或者被盗、丢失、流散、泄漏等事故,驾驶人员应会同押运人员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道路运输甲醇的车辆发生阀门泄漏时,首先应( ) ,再通知本单位或有关部门。 相关内容:
一个包装件内装有几种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时,这些危险货物的包装标志都应在包装件的外表面上标示。( )
道路运输腐蚀性液体、剧毒液体、易燃液体应使用专用罐车。 (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以及监督管理,适用国务院令第442号《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 )
爆炸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固体剧毒物品、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品和有机过氧化物应使用厢式货车运输。 ( )
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的任何情况,雷管和炸药都(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只有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等级时,才可上路行驶。 ( )
使用封闭式货车运输易燃液体时,应将货箱的门和天窗关紧、封闭、并锁好,以防货物丢失。 ( )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装运有易碎容器包装的腐蚀性物质时,驾驶人员要平稳驾驶,密切注意路面情况,对条件差的路段应缓慢通过。 ( )
有机过氧化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分解时的生成物为( ) ,容易引起爆炸。
医疗废物专用车辆应达到防渗漏、防遗撒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 ( )
厢式货车适宜运输爆炸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氧化性物质及毒性物质等危险货物,在运输中能防止危险货物货损、货差和丢失;能起到防雨、防雷等保护作用。 ( )
质检部门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中的编号采用4 位的联合国编号(UN) ,备注中的编号采用5位的中国编号(CN)。 ( )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 危险货物分为( )类。
气瓶应尽量采用直立运输,直立气瓶高出栏板部分不得大于气瓶高度的( )。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 )制度。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单位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 )责任。
办理道路危险货物托运时,承运人应注意危险货物品名、规格、件重、件数、起运日期,还要注意收、发货人详细地址和( )等。
罐式货车是将罐体固定在载货汽车的底盘上。罐体也可与车辆分离。 ( )
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危险货物时,应采取防止车辆( )的有效措施。
装载货物时,高出栏板的最上一层包装件,堆码应从车厢两面向内错位骑缝,超出车厢前档板的部分不得大于包装件高度的( )。
燃烧可能产生毒性物质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口进行扑救。 ( )
氨极易溶于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窒息死亡,属于有毒气体;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 )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应当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在其有效期内承运危险货物。 (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7类放射性物质不分项。 ( )
装运高出栏板的货物,装车后,必须用绳索捆扎牢固,易滑动的包装件,需用两块苫布覆盖货物时,中间接缝处须有大于( )的重叠覆盖。
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的车辆,必须具备有效的( )设备。
国标《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把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分为主标志和副标志两类。 ( )
硝酸钾,又称火硝。无色透明晶体或粉末,溶于水。遇热分解放出氧气,当硝酸钾与易燃物质混合后,受热甚至轻微的摩擦冲击也会( )。
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辆运输工具上载运。(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