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火点燃
B、水稀释
C、砂土吸收
正确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六模块一常见火灾事故及其防范措施中指出:危险货物二硫化碳发生小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吸收。
危险货物二硫化碳发生小量泄漏时,可用( )。 相关内容: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 ) 扑救。
一个包装件内装有几种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时,这些危险货物的包装标志都应在包装件的外表面上标示。( )
不具备防雨雪防潮湿条件的车辆和场所,不准进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货物运输作业。 ( )
装运易燃液体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若发生故障,在维修时应严格控制(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一次连续驾驶超过6小时,应休息20分钟以上。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 ( )
道路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30立方米。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道路运输易于自燃物质时,要注意避免这类物品与空气接触。 ( )
动物致死所需某毒性物质的摄入量(或浓度)越小,则表示该毒性物质的毒性( )。
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 ( )危险性类别。
压力容器罐车在运输途中,应密切注视容器的( )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排除故障后,继续运行。
危险货物乙炔着火时,采用( )灭火。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 )。
驾驶人员在出车前若发现制动或转向不灵、喇叭不响或灯光不全、证件不全等现象,应拒绝出车。 ( )
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适用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
装卸气瓶时,在同一车箱内不准有( )人以上同时往车上装瓶。
道路运输易燃液体,车上人员不准( ) ,车辆不得接近明火及高温场所。
道路运输易燃危险货物的车辆,应具有一些特殊的安全设施,如( )。
道路运输医疗废弃物应使用( )。
车辆停靠货垛时,应听从作业区指挥人员的指挥,待装、待卸车辆与装卸货物的车辆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准堵塞安全通道。 ( )
罐车压力表每隔( )个月至少检验一次,损坏或失灵后,应予以更换。
当( )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可以随意改装,以便有利于运输。 ( )
夏季高温季节装运易燃液体时,应按有关部门和当地规定的作业时间进行作业,确保安全。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 GBI3392-2005) 规定,标志灯按安装方式分为磁吸式、顶檐支撑式、金属托架式3 种。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按《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规定的危险货物的类、项和车辆载质量分型。 ( )
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有关部门派出的工作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轮胎爆破后,应( )。
利用拖地橡胶带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可以及时排除静电,以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 )
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未取得危险货物运输( ) ,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企业,由交通部门依据职责对其进行处罚。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