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罐车装卸作业应当遵守下列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按指定地点停车,关闭发动机,实施驻车制动。接好静电连接线,管道和管接头连接必须牢靠、不泄露,垫木应有效放置
道路运输气体的罐车装卸作业时,应按指定位置停车,发动机正常工作,实施驻车制动。 ( ) 相关内容:
氨极易溶于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窒息死亡,属于有毒气体;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 )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装卸氧化剂过程中,若发生撒漏,应轻轻扫起撒漏物,重新包装,可以同车发运。 ( )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 中,图示标志名称为“此处不能卡夹”,表明装卸货物时此处不能用夹钳夹持。( )
利用拖地橡胶带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可以及时排除静电,以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 )
液体腐蚀性物质撒漏时,应用干砂、干土覆盖吸收,打扫干净后,再用水洗刷污染处。 ( )
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 )、涉及面广等。
危险货物乙炔着火时,采用( )灭火。
厢式货车适宜运输爆炸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氧化性物质及毒性物质等危险货物,在运输中能防止危险货物货损、货差和丢失;能起到防雨、防雷等保护作用。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道路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20吨。 ( )
物质总是以一定的形态而存在的,主要有固态、气态和液态3 种形态。 ( )
装车完毕后车辆起步前,( )应对货物的堆码、遮盖、捆扎等安全措施及对影响车辆起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起步。
大部分毒性物质着火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扑救时,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处,并戴好防毒面具。(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 )、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时,驾驶人员在24 小时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小时。
对火灾中抢救出来的赤磷要谨慎处理,因为赤磷在高温下会转化为黄磷,变成易于自燃物质。 ( )
道路运输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应按《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
国家标准( )中,有说明货物在装卸、保管、运输、开启时应注意的事项。
进入易燃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的驾驶人员( )。
当爆炸品发生大量撒漏时,应( )方式处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只有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等级时,才可上路行驶。 ( )
有机毒性物质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性物质接触会( ) ,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加剧毒性物质的危险性。
金属钠遇水时发生剧烈反应并释放大量氢气而造成火灾,此类火灾只能用下列( )灭火。
道路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灯应安装在( )位置。
装运( )时,应先了解包装桶内有无充填保护气体。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随车携带从业资格证。 ( )
一般来说,液体货物的包装强度应 ( )。
道路运输汽油的车辆着火时,不能使用( )灭火剂。
道路危险货物车辆夏季运输气体钢瓶时,当气瓶内的温度可能高于40℃时,应对瓶体实施遮阳、冷水喷淋、降温等措施。 ( )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分为6.1项毒性物质、6.2项感染性物质。 ( )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被点燃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