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在装卸过程中,由于包装不良或操作不当,有部分氧化性物质撒漏,应轻轻扫起,另行包装。这些从地上扫起重新包装的氧化性物质,因接触过空气,为防止发生变化,不得同车发运,须留在发货处适当地方,观察24小时以后,才能重新入库堆存。
装卸氧化剂过程中,若发生撒漏,应轻轻扫起撒漏物,重新包装,可以同车发运。 ( ) 相关内容:
国务院( )制定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的式样和具体申领办法。
在任何情况下,装卸危险货物时,运输雷管和炸药的两车都( )。
引起某爆炸品爆炸所需的起爆能量越小,该爆炸品的敏感度越高,危险性也越小。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第9 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是针对民用航空运输的,若采用汽车运输则不认为其是危险货物。 ( )
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 )
黄磷(又称白磷)性质极活泼,暴露在空气中即被氧化,自燃点低,只需一、二分钟即自燃。所以,黄磷必须( ) ,若包装破损出现渗漏,导致黄磷露出液面,就会自燃。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轮胎爆破后,应(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利用拖地橡胶带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可以及时排除静电,以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只有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等级时,才可上路行驶。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途中,易燃液体发生燃烧,都应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喷淋灭火。 ( )
罐体改装其他液体,必须经过清洗和安全处理,其污水应排入下水道内。 ( )
危险货物甲醇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的材质为金属板材,形状为( )。
有机过氧化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分解时的生成物为( ) ,容易引起爆炸。
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 )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次要危险性类别。
遇水反应的易燃固体着火时,不得用水灭火,应采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 ( )
当爆炸品发生大量撒漏时,应( )方式处理。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装卸氧化剂过程中,若发生撒漏,应轻轻扫起撒漏物,重新包装,可以同车发运。 ( )
道路运输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出具《危险货物鉴定表》 。 ( )
使用封闭式货车运输易燃液体时,应将货箱的门和天窗关紧、封闭、并锁好,以防货物丢失。 ( )
罐车压力表每隔( )个月至少检验一次,损坏或失灵后,应予以更换。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装运毒性物质时,如果皮肤破伤,( )。
在装运氧气等强氧化性气体时,应对车厢进行清理,绝对不能在车厢内存留( )。
控温厢式货车,其车厢内应有制冷或加温装置以及保温措施,驾驶室应有温度监控系统。 ( )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运输、装卸已有水渍、雨淋痕迹的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要求道路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 )吨。
装车完毕后车辆起步前,( )应对货物的堆码、遮盖、捆扎等安全措施及对影响车辆起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起步。
任何一种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时均可用水施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