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相关内容: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即有可能会引起泄漏、污染、爆炸等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因此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 )
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甲乙酮)比无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更( )分解;分解的产物几乎都是气体或易挥发的物质,再加上易燃性和自身氧化性,分解时易发生爆炸。
道路运输酒精过程中,酒精的主要危害是( )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发生燃烧爆炸,应注意安全作业。 ( )
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是承运人制作( )的依据。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时,驾驶人员在24 小时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小时。
不属于着火源的是( )。
一种危险货物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危险性质的,包装上可以只有表明该货物主特性的主标志。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道路运输、装卸危险化学品,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并未按照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采取必要安全防护措施的,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进入易燃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的驾驶人员( )。
专用罐车按其罐体承受工作压力大小,分压力罐车和常压罐车。 ( )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被点燃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 )。
列入危险货物的氧化物(如三氧化硫)除气体外,大部分都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或酸或释放出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水。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行驶中,严禁( )。
装运的硫酸粘到手上后,应立即用( )清洗。
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 )的,由交通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 JT617)、《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 ( JT618) 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 )
毒性物质的颗粒( ) ,越易引起中毒。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中未列出的货物,均可按普通货物运输。 ( )
从火场上救出的气瓶,如没有发生泄漏等情况,待( )可以继续运输。
气温( ) ,毒性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同时还会增加毒性物质的溶解度和加剧人体呼吸的次数,从而增加毒害品进入人体的可能性。
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 )引起燃烧。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途停车住宿或者遇有无法正常运输的情况,不向当地( )报告的,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燃烧可能产生毒性物质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口进行扑救。 ( )
危险货物精萘着火时,宜用( )灭火。
医疗废物专用车辆应达到防渗漏、防遗撒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 ( )
装卸人员在装卸危险货物时,发现有包装破损的危,险货物,应( )。
压力专用罐车的罐体必须每年定期进行( )次检验。
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车厢必须干燥、无积水。 ( )
质检部门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适用于危险货物( )、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