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1988年8月1日

B、2005年8月1日

C、2002年3月15日

正确答案:C

分析:此条例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规定,于2002年3月15日正式实施,在2011年2月16日通过修订案。

下一题

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 )起施行。 相关内容: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白色,图案:黑色) 扑救遇水反应产生剧毒、腐蚀性气体的危险货物火灾时,应穿戴防护用品和自给式呼吸器。 ( ) 电石(学名碳化钙)为灰色的不规则的块状物,有强烈的吸湿性,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而发生反应,放出( ) 易燃气体。 雷雨天气装运危险货物时,应确认( )。 危险货物以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 ( GB12268-2005) 为准,未列入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 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道路运输方面的管理条例。( ) 道路运输易燃气体途中,若发生燃烧,在灭火同时应迅速将未着火气瓶运至空旷安全处,并用大量水喷淋冷却气瓶,以防止灾害扩大。 ( ) 危险货物按其具有的危险程度划分为3 个包装类别:I 类包装― 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物质;Ⅱ 类包装― 具有中等危险性的物质;Ⅲ类包装― 具有轻度危险性的物质。 ( ) 运输包装标志是在收货、装卸、搬运、储存保管、送达直至交付的运输全过程中( )的重要基础。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车辆蓄电池应有( )。 含氰基的化合物叫氰化物,大多数氰化物属( ) 物质。 闪点表示易燃液体的易燃程度。液体的闪点越低,易燃性越大,危险性( )。 道路运输酒精过程中,酒精的主要危害是( ) 装运大型气瓶的车辆必须配置活络插桩、三角垫木、( )等工具。 高温天气运输液化气罐车途中因故障停车时,应注意(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要求道路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 )吨。 道路运输腐蚀性液体、剧毒液体、易燃液体应使用专用罐车。 ( ) 危险货物二硫化碳发生小量泄漏时,可用( )。 运输盛装碳化钙(电石)的钢桶中通常充入( ) 稳定剂,确保运输安全。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轮胎爆破后,应( )。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过程( ) ,应注意安全防护。 道路运输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出具《危险货物鉴定表》 。 ( ) 大部分易燃易爆液体货物运输时会在罐内晃动、与罐体内壁接触面积增大,极易产生静电,应及时排除。因此,其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导除静电的橡胶拖地带。 ( ) 罐车压力表每隔( )个月至少检验一次,损坏或失灵后,应予以更换。 厢式货车适宜运输爆炸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氧化性物质及毒性物质等危险货物,在运输中能防止危险货物货损、货差和丢失;能起到防雨、防雷等保护作用。 ( ) 不属于着火源的是( )。 压力专用罐车的罐体必须每年定期进行( )次检验。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以及监督管理,适用国务院令第442号《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 ) 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应当保障安全,依法运输,诚实信用。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 )的,由公安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电石颗粒溅入眼睛内,应先用蘸( )或植物油的棉签去除颗粒后,再用水冲洗。. 天然气(含甲烷,液化的),别名液化天然气,天然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