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买卖

B、包装

C、运输

正确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基础知识模块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中提到:《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列入了运输、储存、经销以及相关活动过程中最常见的危险货物。顾此题答案选择“运输”。

下一题上一题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适用于危险货物( )、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处置。 相关内容: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的材质为金属板材,形状为(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 ) 的要求悬挂标志。 当爆炸品发生大量撒漏时,应( )方式处理。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发生燃烧爆炸,应注意安全作业。 ( ) 液体危险货物装卸作业时,应使用( )保护面部。 一个包装件内装有几种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时,这些危险货物的包装标志都应在包装件的外表面上标示。( ) 大部分易燃易爆液体货物运输时会在罐内晃动、与罐体内壁接触面积增大,极易产生静电,应及时排除。因此,其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导除静电的橡胶拖地带。 ( ) 质检部门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 ) 罐车压力表每隔( )个月至少检验一次,损坏或失灵后,应予以更换。 装运易燃液体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若发生故障,在维修时应严格控制( )。 乙炔气和氧气不能混装和混储。 ( ) 道路运输爆炸品,车上严禁搭乘无关人员和危及安全的其他物资。 ( ) 毒性物质的颗粒( ) ,越易引起中毒。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 )制度。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 )转让、出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 托运凭证运输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可以不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 ) 有机过氧化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分解时的生成物为( ) ,容易引起爆炸。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中的编号采用4 位的联合国编号(UN) ,备注中的编号采用5位的中国编号(CN)。 ( ) 液体腐蚀性物质撒漏时,应用干砂、干土覆盖吸收,打扫干净后,再用水洗刷污染处。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应当根据所运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备必需的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防护设施。 ( ) 夏季高温季节装运易燃液体时,应按有关部门和当地规定的作业时间进行作业,确保安全。 ( ) 车辆在装运易燃易爆危险货物时,应使用( )防护衬垫。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押运人员,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大部分毒性物质着火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扑救时,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处,并戴好防毒面具。( ) 国务院令第445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规定,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 ) 道路运输硫酸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是承运人制作( )的依据。 储运金属钠时,通常将其放入煤油或石蜡等矿物油中,主要是为了(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出车前应检查随车必备的( )是否齐全有效。 在道路运输毒性物质过程中,应随车携带( )。 铁皮箱一般用于盛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