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一中得出:《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第3类易燃液体不分项。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3类易燃液体不分项。 ( ) 相关内容:
当液体受热而迅速挥发时,如果液面附近的蒸气浓度正好达到其爆炸下限浓度,此时的温度就是闪点。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 )
道路运输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出具《危险货物鉴定表》 。 ( )
当酸性危险货物大量泄漏后,应首先采用( )处理。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时,驾驶人员在24 小时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小时。
用两块苫布覆盖车厢内的危险货物时,中间接缝必须( )。
道路运输易燃液体的驾驶人员不得随身携带火种,可穿着一般工作服和工作鞋。 ( )
每一种危险货物对应一个编号,每一个编号对应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货物。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按《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规定的危险货物的类、项和车辆载质量分型。 ( )
运输中发现有毒气体气瓶漏气时,根据( )做好相应的人身防护措施。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只有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等级时,才可上路行驶。 ( )
( )和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务院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脱离( )监管的,由公安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当( )着火后,被水扑灭只是暂时熄灭,残留物待水分挥发后又会自燃。
金属钠遇水时发生剧烈反应并释放大量氢气而造成火灾,此类火灾只能用下列( )灭火。
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 )起施行。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装运毒性物质时,如果皮肤破伤,( )。
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条件的是( )。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仅是物质的外形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称作化学变化。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国务院规定,由( )负责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单位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单位、驾驶人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的资质认定。
危险货物类别和项别的号码顺序并不是危险程度的顺序。 ( )
氨气和氯气可以混装和混储。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在道路运输毒性物质过程中,应随车携带( )。
办理道路危险货物托运时,承运人应注意危险货物品名、规格、件重、件数、起运日期,还要注意收、发货人详细地址和( )等。
道路运输酒精过程中,酒精的主要危害是( )
道路运输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的车厢,不得有任何酸类及煤屑、木屑、硫磺、磷等可燃物的残留物,车厢必须干净。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国际标准的集装箱(20ft 、40ft ) ,是以( )尺寸来划分规格的。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只要技术等级为一级的营运车辆,就可进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押运人员,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