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一中得出:《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为4.1项易燃固体、4.2项易于自燃物质、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为4.1 项易燃固体、4.2项易于自燃物质、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 相关内容: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时,驾驶人员不能在车辆附近随意使用明火。 ( )
装卸人员在装卸危险货物时,发现有包装破损的危,险货物,应( )。
运输( )时,车辆的排气管必须安装阻火器和导静电拖地带
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的车辆,必须具备有效的( )设备。
对托运人应该派押运人员而未派的放射性危险货物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承运。
一般地,液体的相对密度是以水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小于1 的液体会浮在水面上,如汽油。 ( )
危险货物类别和项别的号码顺序并不是危险程度的顺序。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轮胎爆破后,应(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适用于危险货物( )、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处置。
装运大型气瓶的车辆必须配置活络插桩、三角垫木、( )等工具。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白色,图案:黑色)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为4.1 项易燃固体、4.2项易于自燃物质、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
道路运输容易升华、挥发出易燃、有害或刺激性气体的危险货物时,应保持车厢封闭良好。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汽车罐车运输在灌装时,灌装流速过快极易积聚静电,一旦发生静电放电,就可能引起可燃性蒸气的燃烧爆炸,后果严重。因此装运易燃液体的罐车( )。
当( )着火时,禁止使用砂土覆盖。
液体物质的受热膨胀系数较大,加上易燃液体具有易挥发性,装满易燃液体的容器受热后蒸气压增大,往往会造成容器胀裂而引起液体外溢。因此,易燃液体灌装时容器内应( )。
氯气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可溶解2.5体积的氯气。氯气瓶漏气时,( )或迅速将其推入水池,或用潮湿的毛巾捂住口鼻,以减轻危害。
只要技术等级为一级的营运车辆,就可进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区域,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划定,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闪点表示易燃液体的易燃程度。液体的闪点越低,易燃性越大,危险性( )。
液体腐蚀性物质撒漏时,应用干砂、干土覆盖吸收,打扫干净后,再用水洗刷污染处。 ( )
大部分固态或液体氧化物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氧气,故在装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水。 ( )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红色,图案:黑色)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 ) 扑救。
大多数有机物不溶于水,故用水来扑灭有机物燃烧的火焰通常无效,而应该用二氧化碳、泡沫或卤剂来扑救。( )
道路运输易燃物体作业现场必须严禁烟火,作业现场应划定警戒区,一般半径( ) m 内不得有热源或明火。
拖挂罐体车是将罐体永久固定在挂车上,与挂车不可分离,牵引车与挂车可分离。 ( )
国家标准( )中,有说明货物在装卸、保管、运输、开启时应注意的事项。
遇水反应的腐蚀性物质(如三氧化硫)都能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剧烈反应,并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当满载这些物品的容器遇水后,则可能因漏进水滴而猛烈反应,使容器炸裂。所以尽管没有给这些物品贴上“遇潮时危险”的副标志,其防水要求也应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4.3 项)( )。
运输爆炸品、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应在车辆两侧各增加一块标志牌,悬挂位置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