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三中得出:化学爆炸必须同时具备3个因素:(1)反应速度快;(2)释放出大量的热;(3)产生大量气体生成物。
化学爆炸必须同时具备3个因素:(1)反应速度快;(2)释放出大量的热;(3)产生大量气体生成物。 ( ) 相关内容:
液体物质的受热膨胀系数较大,加上易燃液体具有易挥发性,装满易燃液体的容器受热后蒸气压增大,往往会造成容器胀裂而引起液体外溢。因此,易燃液体灌装时容器内应( )。
在任何情况下,装卸危险货物时,运输雷管和炸药的两车都(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7类放射性物质不分项。 ( )
“危险货物”的定义是指( )。
道路运输剧毒、爆炸、易燃、放射性危险货物的,应当具备罐式车辆或厢式车辆、专用容器,车辆应当安装行驶记录仪或定位系统。 ( )
爆炸品着火时,也可采用窒息法或隔离法灭火。( )
高温天气运输液化气罐车途中因故障停车时,应注意( )。
当( )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国务院规定,由 ( )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负责国内危险化学品的登记,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协调。
气瓶卸货时,不得溜放、摔惯。 ( )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发生燃烧爆炸,应注意安全作业。 ( )
毒性物质氛化物发生火灾时,应用( )扑救。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 ) 的要求悬挂标志。
道路运输硝酸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中所列的货物,均必须按危险货物进行运输。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 )转让、出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 )制度。
道路运输汽油的车辆着火时,不能使用( )灭火剂。
扑救( )危险货物火灾时,扑救人员应先关闭管道或容器阀门,阻止其继续外泄,扩大灾情。
遇水反应产生易燃或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可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 (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中,按危险货物具有的危险性或最主要的危险性把危险货物分为9个类别。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具有一些特殊的安全设备,如( )。
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车厢必须干燥、无积水。 ( )
当爆炸品发生撒漏时,( )将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装入原包装内。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可以随意改装,以便有利于运输。 ( )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作物理变化。 ( )
根据包装性能的要求,严密封口可分为气密封口、牢固封口和( ) 3 种。
对毒性物质的撒漏物不能任意处理,以免扩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 )
道路运输易燃液体一旦发生撒漏时,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水稀释处理。 ( )
运输中发现有毒气体气瓶漏气时,根据( )做好相应的人身防护措施。
装车完毕后车辆起步前,( )应对货物的堆码、遮盖、捆扎等安全措施及对影响车辆起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起步。
大多数的( )蒸气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性,驾驶人员在作业前或作业中,应加强集装箱、封闭式车厢的排气通风,以使易燃蒸气能有效地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