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某爆炸品爆炸所需的起爆能量越小,该爆炸品的敏感度越高,危险性也越小。 ( ) 相关内容:
危险货物的分类、分项、品名和品名编号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和( )执行。
氢气不能与任何( )混储、混运,尤其是不能与氧气、氯气混储、混运。
危险货物的衬垫材料应具备缓冲、吸附和缓解作用。( )
根据包装性能的要求,严密封口可分为气密封口、牢固封口和( ) 3 种。
危险货物车辆通过铁路与公路交接的立交桥时,应注意(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把第1类爆炸品划分为6项。 ( )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车辆蓄电池应有( )。
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应当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在其有效期内承运危险货物。 ( )
栏板车辆车厢底板必须平整完好,周围栏板必须牢固,周围没有栏板的车辆,可临时装运危险货物。 ( )
罐体改装其他液体,必须经过清洗和安全处理,其污水应排入下水道内。 ( )
列入危险货物的氧化物(如三氧化硫)除气体外,大部分都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或酸或释放出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水。 ( )
爆炸品的运输包装必须进行专用包装。 ( )
大部分固态或液体氧化物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氧气,故在装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水。 ( )
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的车辆,必须具备有效的( )设备。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8类腐蚀性物质不分项。 ( )
液体物质的受热膨胀系数较大,加上易燃液体具有易挥发性,装满易燃液体的容器受热后蒸气压增大,往往会造成容器胀裂而引起液体外溢。因此,易燃液体灌装时容器内应( )。
物质在发生自燃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自燃点。自燃点越低,其发生燃烧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
不具备防雨雪防潮湿条件的车辆和场所,不准进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货物运输作业。 ( )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车辆,必须配备导除静电装置。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 )的,由公安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装运氧气等强氧化性气体时,应对车厢进行清理,绝对不能在车厢内存留( )。
道路运输硝酸的车辆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9 类当中的 ( )类。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为5.1项氧化性物质、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 )
用两块苫布覆盖车厢内的危险货物时,中间接缝必须( )。
氨极易溶于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窒息死亡,属于有毒气体;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 )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可以超越《道路运输证》 的许可范围(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进行运输。 ( )
大部分有毒气体能溶解于水,遇有泄漏时,若无法控制,可将气瓶推入( ) ,并及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处理。
国务院规定,由 ( )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负责国内危险化学品的登记,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协调。
危险货物以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 ( GB12268-2005) 为准,未列入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
道路运输易于自燃物质时,要注意避免这类物品与空气接触。 ( )
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