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气体的爆炸范围越大,则其燃烧的可能性越大。

下一题上一题

气体的爆炸范围越大,则其燃烧的可能性越大。( ) 相关内容: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GB13392-2005) 规定,车辆载质量不同,标志灯大小尺寸也不同。( ) 易挥发出易燃、有害及刺激性气体的危险货物装卸作业现场,应保持良好通风,防止中毒和燃烧爆炸。 ( ) 从业人员使用起重机装卸大型气瓶或罐式集装箱时,必须(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运输盛装碳化钙(电石)的钢桶中通常充入( ) 稳定剂,确保运输安全。 大多数的( )蒸气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性,驾驶人员在作业前或作业中,应加强集装箱、封闭式车厢的排气通风,以使易燃蒸气能有效地扩散。 储、运气瓶应( ) ,防止日晒,注意通风散热 化学爆炸必须同时具备3个因素:(1)反应速度快;(2)释放出大量的热;(3)产生大量气体生成物。 ( ) 不得使用运输毒性物质的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运输( )。 驾驶易燃液体运输车辆的人员( )。 装卸爆炸品、有机过氧化物、剧毒品时,装卸机具应按小于额定负荷的( )使用。 在我国现阶段,只要有车、有人、有货就可以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 )引起燃烧。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罐车,其罐体必须( )时间进行一次检测。 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适用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 爆炸品着火时,也可采用窒息法或隔离法灭火。( ) 运输车辆必须在驾驶室安装便于驾驶人员能随时操作切断电源的总开关。 ( ) 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是指具有其他类别未包括的危险物质和物品,如高温物质。 ( ) 氯气是一种( ) ,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当炸药中混入惰性物质(如石蜡、硬脂酸、机油等)时,则其撞击感度降低,危险性也( )。 危险货物类别和项别的号码顺序并不是危险程度的顺序。 ( ) 从火场上救出的气瓶,如没有发生泄漏等情况,待( )可以继续运输。 液氯和液氨( )在同一车厢配装,不能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根据包装性能的要求,严密封口可分为气密封口、牢固封口和( ) 3 种。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区别于其他车辆的主要标示,在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起到警示及救援参照作用。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技术等级应符合行业标准( )规定的一级技术等级。 危险货物粗制萘发生小量撒漏时,可用( )。 感染性物质(第6.2 项)是指( ) ,包括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生物体和其他媒体,如病毒蛋白等。 依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不按照规定携带( )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20 元以上200 元以下的罚款。 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有关部门派出的工作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 )。 《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JT618) ,规定了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的基本要求和(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