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的材质为金属板材,形状为( )。 相关内容: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途停车住宿或者遇有无法正常运输的情况,不向当地( )报告的,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根据气体在运输中的主要危险性把第2类气体分为2.1项易燃气体、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2.3项毒性气体。 ( )
易燃液体装卸始末,管道内流速不得超过( )。
运输盛装碳化钙(电石)的钢桶中通常充入( ) 稳定剂,确保运输安全。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 JT617)、《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 ( JT618) 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 )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仅是物质的外形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称作化学变化。 ( )
利用拖地橡胶带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可以及时排除静电,以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 )
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道路运输方面的管理条例。( )
火灾发生的三大要素是(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可以超越《道路运输证》 的许可范围(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进行运输。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进入易燃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的驾驶人员(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应每隔( )小时检查一次。
易燃固体同时具备3 个条件:燃点低;燃烧迅速;放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易燃固体燃点越低,其发生燃烧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
危险货物粗制萘发生小量撒漏时,可用( )。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水进行扑救。 (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的重要依据,具有确定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和( )的作用。
当( )着火时,不得用水作为灭火剂。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毒性物质沸点( ) ,越易引起中毒。
氯气泄漏在空气中会( )沿地面扩散,使地面人员受害
各种易燃气体压力罐车装卸时,应检查管道接头、仪表、泄压阀等安全装置的情况良好,并接通( )装置。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排气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规定。( )
当( )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从业人员进入危险货物作业现场,开启仓库、集装箱和封闭式车厢时要先( ) ,以保障作业安全。
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适用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
道路运输放射性物品的车辆,应符合《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 。 ( )
道路运输有机毒性危险货物应避开高温、明火场所。 ( )
道路运输腐蚀性物质时,首先应考虑的安全问题是( )。
雷雨天气装运危险货物时,应确认( )。
车辆在装运易燃易爆危险货物时,应使用( )防护衬垫。
每一种危险货物对应一个编号,每一个编号对应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货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