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场上救出的气瓶,如没有发生泄漏等情况,待( )可以继续运输。 相关内容: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应由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 ( )
硫磺在燃烧时产生( )和刺激性气体,扑救时必须注意带好防毒面具。
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
国际标准的集装箱(20ft 、40ft ) ,是以( )尺寸来划分规格的。
危险货物硫磺粉着火时,可采用(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 JT617)、《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 ( JT618) 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 )
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应当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在其有效期内承运危险货物。 ( )
装运危险货物的集装箱专用车辆,必须配备有效的紧固装置,其紧固装置必须牢固安全、有效。 ( )
遇水反应的腐蚀性物质(如三氧化硫)都能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剧烈反应,并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当满载这些物品的容器遇水后,则可能因漏进水滴而猛烈反应,使容器炸裂。所以尽管没有给这些物品贴上“遇潮时危险”的副标志,其防水要求也应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4.3 项)( )。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中所列的货物,均必须按危险货物进行运输。 ( )
酒精能缓解毒性物质引起的人体病态症状,所以饮酒可作为抢救毒性物质中毒的措施。 ( )
罐车装卸时,现场人员应站在( )处,密切注视进料情况,防止货物溢出。
当炸药中混入惰性物质(如石蜡、硬脂酸、机油等)时,则其撞击感度降低,危险性也( )。
装卸爆炸品、有机过氧化物、剧毒品时,装卸机具应按小于额定负荷的( )使用。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头部受到毒性物质污染时,首先应注意( )。
运油车罐体两侧要有明显的( )字样。
堆码货物时,桶口、箱盖一般应朝上。允许横倒的桶口及袋装货物的袋口应(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为5.1项氧化性物质、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 )
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因此在装运过程中应重点防止上述3 项传播途径。( )
大部分固态或液体氧化物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氧气,故在装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水。 ( )
道路运输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时,必须为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配备防毒面具。 ( )
液体物质的受热膨胀系数较大,加上易燃液体具有易挥发性,装满易燃液体的容器受热后蒸气压增大,往往会造成容器胀裂而引起液体外溢。因此,易燃液体灌装时容器内应( )。
运输爆炸品、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应在车辆两侧各增加一块标志牌,悬挂位置一般( )。
撒漏的液体毒性物质,应用砂土、锯末等松软物浸润、吸附收集后,盛入容器中,可将其交付运输管理部门处理。 ( )
道路运输易燃物体作业现场必须严禁烟火,作业现场应划定警戒区,一般半径( ) m 内不得有热源或明火。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押运人员,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道路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灯应安装在( )位置。
苯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故 ( )用水扑救苯引起的火灾。
气体的临界温度( ) ,危险性越大。
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只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管理。 ( )
危险货物甲醇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每一种危险货物对应一个编号,每一个编号对应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货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