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大部分毒性物质在着火、受热或与水、酸接触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灭火人员必须根据毒性物质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在扑救火灾时,尽可能站在上风方向,并戴好防毒面具等。
大部分毒性物质着火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扑救时,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处,并戴好防毒面具。( ) 相关内容:
道路运输易燃物体作业现场必须严禁烟火,作业现场应划定警戒区,一般半径( ) m 内不得有热源或明火。
道路运输感染性物质后的车辆应自行清洗、消毒。( )
装载货物时,高出栏板的最上一层包装件,堆码应从车厢两面向内错位骑缝,超出车厢前档板的部分不得大于包装件高度的(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根据气体在运输中的主要危险性把第2类气体分为2.1项易燃气体、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2.3项毒性气体。 ( )
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危险货物时,应采取防止车辆( )的有效措施。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为4.1 项易燃固体、4.2项易于自燃物质、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
火灾发生的三大要素是( )
在一个大气压下,液体沸腾转化为气体时的温度称为沸点,运输温度不得高于危险货物的沸点。 ( )
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条件的是( )。
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目的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办理( )。
大部分易燃易爆液体货物运输时会在罐内晃动、与罐体内壁接触面积增大,极易产生静电,应及时排除。因此,其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导除静电的橡胶拖地带。 (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7类放射性物质不分项。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 )的,由公安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单位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 )责任。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车辆,必须配备导除静电装置。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无权拒绝运输、装卸不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定的危险货物。 ( )
在托运危险货物时,托运人必须向承运人提供该危险货物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 )
国家实行( )登记制度,并提供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技术、信息支持。
浓硫酸溶于水时,能释放出大量热量。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应该(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出车前应检查随车必备的( )是否齐全有效。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随车携带从业资格证。 ( )
道路运输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 ( )
赤磷着火点比黄磷高得多,易燃( )。
某类危险货物只具有本类危险货物的主要特性。例如,腐蚀性物质只具有腐蚀特性。 ( )
运输途中押运人员应提醒驾驶人员按照规定( ) ,并检查所载货物的状况是否正常。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中的编号采用4 位的联合国编号(UN) ,备注中的编号采用5位的中国编号(CN)。 ( )
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包装,并向( )说明危险货物的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等情况。
堆码货物时,桶口、箱盖一般应朝上。允许横倒的桶口及袋装货物的袋口应( )。
气体的临界温度( ) ,危险性越大。
当( )着火时,不得用水作为灭火剂。
栏板车辆车厢底板必须平整完好,周围栏板必须牢固,周围没有栏板的车辆,可临时装运危险货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