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大部分易燃液体的相对密度小于1,且不溶于水,一旦发生火情,用水扑救时因水会沉在燃烧着的液体下面,并能形成喷溅、漂流而扩大火灾。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途中,易燃液体发生燃烧,都应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喷淋灭火。 ( ) 相关内容: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只有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等级时,才可上路行驶。 ( )
从业人员进入危险货物作业现场,开启仓库、集装箱和封闭式车厢时要先( ) ,以保障作业安全。
道路运输爆炸品、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应在车辆两侧面厢板几何中心部位附近的适当位置各增加悬挂一块标志牌。 ( )
当( )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在我国现阶段,只要有车、有人、有货就可以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罐车压力表每隔( )个月至少检验一次,损坏或失灵后,应予以更换。
大部分有毒气体能溶解于水,遇有泄漏时,若无法控制,可将气瓶推入( ) ,并及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处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 ( )
乙炔气和氧气不能混装和混储。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可以放出氧而引起其他物质的燃烧。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脱离( )监管的,由公安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用干砂、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 ( )
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进出口、运输、爆炸作业和储存及硝酸按的销售、购买,适用国务院第446号令《民用爆炸品安全管理条例》 。 ( )
黄磷(又称白磷)性质极活泼,暴露在空气中即被氧化,自燃点低,只需一、二分钟即自燃。所以,黄磷必须( ) ,若包装破损出现渗漏,导致黄磷露出液面,就会自燃。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无权拒绝运输、装卸不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定的危险货物。 ( )
易燃固体需明火点燃;易于自燃物质( )受热和明火,会自行燃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包括受湿、酸类和氧化剂)会引起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和热量。
堆码货物时,桶口、箱盖一般应朝上。允许横倒的桶口及袋装货物的袋口应( )。
国务院第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9 类当中的 ( )类。
大部分毒性物质着火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扑救时,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处,并戴好防毒面具。(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不分项。 ( )
道路运输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的车厢,不得有任何酸类及煤屑、木屑、硫磺、磷等可燃物的残留物,车厢必须干净。 ( )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作物理变化。 ( )
道路运输爆炸品,车上严禁搭乘无关人员和危及安全的其他物资。 ( )
一般地,气体的相对密度是以空气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大于1 的气体会沉在下部地表面。 ( )
所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从业人员均应具备高中以上学历。 ( )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仅是物质的外形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称作化学变化。 ( )
危险货物包装的主要作用是( )。
气体的临界温度( ) ,危险性越大。
一般来说,液体货物的包装强度应 ( )。
气体的爆炸范围越大,则其燃烧的可能性越大。( )
运油车罐体两侧要有明显的( )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