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二模块一爆炸品中指出:车上无押运人员不得单独行驶,车上严禁搭乘无关人员和危及安全的其他物质。
道路运输爆炸品,车上严禁搭乘无关人员和危及安全的其他物资。 ( ) 相关内容:
道路危险货物车辆夏季运输气体钢瓶时,当气瓶内的温度可能高于40℃时,应对瓶体实施遮阳、冷水喷淋、降温等措施。 ( )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白色红条,图案:黑色)
扑救( )危险货物火灾时,扑救人员应先关闭管道或容器阀门,阻止其继续外泄,扩大灾情。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时,驾驶人员在24 小时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小时。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 )的要求悬挂标志
危险货物二硫化碳发生小量泄漏时,可用( )。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过程( ) ,应注意安全防护。
每一种危险货物对应一个编号,每一个编号对应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货物。 ( )
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 )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次要危险性类别。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为5.1项氧化性物质、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 )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
一般( )适用于装腐蚀性液体。
依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不按照规定携带( )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20 元以上200 元以下的罚款。
从业人员使用起重机装卸大型气瓶或罐式集装箱时,必须( )。
苯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故 ( )用水扑救苯引起的火灾。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作物理变化。 ( )
装运有易碎容器包装的腐蚀性物质时,驾驶人员要平稳驾驶,密切注意路面情况,对条件差的路段应缓慢通过。 ( )
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条件的是( )。
道路运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固体,应使用( )运输。
运油车罐体两侧要有明显的( )字样。
在个别情况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可以承运一次性或临时性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适用于危险货物( )、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处置。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时,无论使用何种材质的容器,只要能确保不破损即可。 ( )
易燃液体的蒸气浓度越大,毒性( )。
天然气(含甲烷,液化的),别名液化天然气,天然气( )。
装卸硫磺时,不小心皮肤接触,可用( )处理。
危险货物乙炔着火时,采用( )灭火。
当酸性危险货物大量泄漏后,应首先采用( )处理。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GB13392-2005) 规定,车辆载质量不同,标志灯大小尺寸也不同。( )
每一种危险货物对应一个编号,每一个编号只对应一种危险货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