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根据所装卸货物的毒性、状态及包装,应携带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毒口罩或面具)、放散失、防雨、捆扎等工、属具。
装运毒性物质时,必须携带劳动防护用品及防散失、防雨等工、属具。 ( ) 相关内容: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雨天、雾天行驶时,应( )。
物质在发生自燃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自燃点。自燃点越低,其发生燃烧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按《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规定的危险货物的类、项和车辆载质量分型。 ( )
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 )的,由交通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分为6.1项毒性物质、6.2项感染性物质。 ( )
当炸药中混入惰性物质(如石蜡、硬脂酸、机油等)时,则其撞击感度降低,危险性也( )。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水进行扑救。 ( )
遇水反应的腐蚀性物质(如三氧化硫)都能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剧烈反应,并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当满载这些物品的容器遇水后,则可能因漏进水滴而猛烈反应,使容器炸裂。所以尽管没有给这些物品贴上“遇潮时危险”的副标志,其防水要求也应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4.3 项)( )。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白色,图案;黑色)
扑救( )危险货物火灾时,扑救人员应先关闭管道或容器阀门,阻止其继续外溢,扩大灾情。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道路运输爆炸品的车辆,出车前应检查车厢内是否有酸、碱、氧化剂等。 ( )
含氰基的化合物叫氰化物,大多数氰化物属( ) 物质。
道路运输酒精过程中,酒精的主要危害是( )
道路运输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应按《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
危险货物车辆通过铁路与公路交接的立交桥时,应注意( )
道路运输汽油的车辆着火时,不能使用( )灭火剂。
运输易燃气体途中遇有火情必须迅速扑救,应将未着火的气瓶迅速移至安全处;对已着火的气瓶应使用大量( )喷洒在气瓶上,使其降温冷却。
国家标准( )中,有说明货物在装卸、保管、运输、开启时应注意的事项。
大多数的( )蒸气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性,驾驶人员在作业前或作业中,应加强集装箱、封闭式车厢的排气通风,以使易燃蒸气能有效地扩散。
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木桶,一般规定容积不得超过( ) ,净重不得超过5Okg。
当( )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利用拖地橡胶带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可以及时排除静电,以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 )
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红色,图案:黑色)
不属于着火源的是(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途中,易燃液体发生燃烧,都应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喷淋灭火。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脱离( )监管的,由公安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被点燃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 )。
装运高出栏板的货物,装车后,必须用绳索捆扎牢固,易滑动的包装件,需用两块苫布覆盖货物时,中间接缝处须有大于( )的重叠覆盖。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7类放射性物质不分项。 ( )
道路运输气体的罐车装卸作业时,应按指定位置停车,发动机正常工作,实施驻车制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