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液体货物应以砂土、锯末等松软材料浸润、吸附后扫集,盛入其他空容器中。对毒性物质的撒漏物不能任意丢弃或排放,以免扩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可将收集撒漏物交货主单位处理或交由环保处置单位处理。

下一题上一题

撒漏的液体毒性物质,应用砂土、锯末等松软物浸润、吸附收集后,盛入容器中,可将其交付运输管理部门处理。 ( ) 相关内容: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水进行扑救。 ( )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含氰基的化合物叫氰化物,大多数氰化物属( ) 物质。 在道路运输毒性物质过程中,应随车携带( )。 易于自燃物质灭火时一般可用( )灭火。 依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不按照规定携带( )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20 元以上200 元以下的罚款。 感染性物质(第6.2 项)是指( ) ,包括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生物体和其他媒体,如病毒蛋白等。 道路运输易燃气体途中,若发生燃烧,在灭火同时应迅速将未着火气瓶运至空旷安全处,并用大量水喷淋冷却气瓶,以防止灾害扩大。 ( ) 运输车辆必须在驾驶室安装便于驾驶人员能随时操作切断电源的总开关。 ( ) 国务院( )制定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的式样和具体申领办法。 在《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中,可查到表示危险货物危险程度的包装类别(I 、Ⅱ 、Ⅲ 类)。 ( ) 危险货物以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 ( GB12268-2005) 为准,未列入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 一般来说,液体货物的包装强度应 ( )。 大部分固态或液体氧化物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氧气,故在装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水。 ( ) 危险货物二硫化碳发生小量泄漏时,可用(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应由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应每隔( )小时检查一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可以随意改装,以便有利于运输。 ( ) 金属钠遇水时发生剧烈反应并释放大量氢气而造成火灾,此类火灾只能用下列( )灭火。 毒性物质氛化物发生火灾时,应用( )扑救。 装载货物时,高出栏板的最上一层包装件,堆码应从车厢两面向内错位骑缝,超出车厢前档板的部分不得大于包装件高度的( )。 液氯和液氨( )在同一车厢配装,不能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易挥发出易燃、有害及刺激性气体的危险货物装卸作业现场,应保持良好通风,防止中毒和燃烧爆炸。 ( )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的驾驶人员,年龄不得超过55岁。 ( ) 道路运输感染性物质后的车辆应自行清洗、消毒。(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脱离( )监管的,由公安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氢气不能与任何( )混储、混运,尤其是不能与氧气、氯气混储、混运。 “危险货物”的定义是指( )。 装卸硫磺时,不小心皮肤接触,可用( )处理。 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 )、涉及面广等。 制订“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训练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的基本技能。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只有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等级时,才可上路行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