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驾驶员之家 >> 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 >> 试题分析

A、3

B、2

C、1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三篇单元二运输过程中的要求“押运人员在押运过程中要积极保持与单位的信息联系,落实好行车过程车门锁等防盗装置的完好情况,货物堆码及安全情况的检查,原则上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下一题上一题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应每隔( )小时检查一次。 相关内容: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分为6.1项毒性物质、6.2项感染性物质。 ( ) 当炸药内混入坚硬物质如玻璃、铁屑、砂石等时,则其撞击感度增加,危险性降低。 ( )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的,由交通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国务院规定,由 ( )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负责国内危险化学品的登记,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协调。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 ) 扑救。 国务院规定,由( )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装运毒性物质时,如果皮肤破伤,( )。 一般( )适用于装腐蚀性液体。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GB13392-2005) 规定,车辆载质量不同,标志灯大小尺寸也不同。( ) 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危险货物时,应采取防止车辆( )的有效措施。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 JT617)、《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 ( JT618) 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 ) 道路运输酒精过程中,酒精的主要危害是( ) 厢式货车适宜运输爆炸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氧化性物质及毒性物质等危险货物,在运输中能防止危险货物货损、货差和丢失;能起到防雨、防雷等保护作用。 (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的重要依据,具有确定危险货物的类别、项别和( )的作用。 在装运氧气等强氧化性气体时,应对车厢进行清理,绝对不能在车厢内存留( )。 装卸爆炸品、有机过氧化物、剧毒品时,装卸机具应按小于额定负荷的( )使用。 制订“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训练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的基本技能。 ( ) 当( )着火后,被水扑灭只是暂时熄灭,残留物待水分挥发后又会自燃。 大部分易燃易爆液体货物运输时会在罐内晃动、与罐体内壁接触面积增大,极易产生静电,应及时排除。因此,其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导除静电的橡胶拖地带。 ( ) 在运输易燃液体过程中最主要的危险是易挥发的蒸气易与空气混合,引发燃烧和爆炸。 ( ) 氯气泄漏在空气中会( )沿地面扩散,使地面人员受害 根据所装运危险货物的特性,运输车辆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 ) 罐体改装其他液体,必须经过清洗和安全处理,其污水应排入下水道内。 ( ) 道路运输毒性物质时,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 大部分有毒气体能溶解于水,遇有泄漏时,若无法控制,可将气瓶推入( ) ,并及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处理。 驾驶道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的驾驶人员,年龄不得超过55岁。 ( ) 从业人员进入危险货物作业现场,开启仓库、集装箱和封闭式车厢时要先( ) ,以保障作业安全。 危险货物以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 ( GB12268-2005) 为准,未列入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 一般地,液体的相对密度是以水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小于1 的液体会浮在水面上,如汽油。 ( ) 动物致死所需某毒性物质的摄入量(或浓度)越小,则表示该毒性物质的毒性( )。 在《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第2 类危险货物(气体)按化学性质分为3 项,分别是( )。